从“国家宝藏”到“文明圣坛”
“文明圣坛”给城市灵魂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称赞陕西历史博物馆,从建筑风格之宏伟、陈列文物之丰富、所藏珍品之精粹、反映历史之悠久等方面看,堪称是世界上最美的博物馆。
克林顿、基辛格、布什、明仁天皇、比尔·盖茨……陕西历史博物馆从来不缺来自世界各地的拥趸。他们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走进了中华文明圣坛,每一次观看就是一次对中华文明的致礼。
“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陕西历史博物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充满了当代人对历史的敬意。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筹建与选址是周恩来总理敲定的。周总理曾两次参观位于西安碑林的陕西省博物馆,也就是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前身。周总理提出:“陕西的历史遗存丰富、文物很多,但是地方太小,光线太暗,适当的时候应该建一个新的博物馆。馆址可选在大雁塔附近。”
我们不得不佩服伟人的判断。虽然小寨当时还是一片菜地,但是这里东接大雁塔,西有大兴善寺,且在钟楼向南的中心带上,必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首选之地。
果然,44年后,陕西历史博物馆所在地成为西安的商业核心区之一,同时它与大雁塔文化区以及曲江文化区呈呼应之势。
问题是,地理上的优势,却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劣势。
“排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景。有网友在帖子上吐槽:有一次早晨6点半就开车把同学送去排队,当时前面已经有100多人了,我同学一直排到9点才进入博物馆。
“我们也很无奈。但是博物馆实在容量有限。我们的设计接待量是5000人/天,但实际每天都会来上万人,高峰时达到两万人。”强跃馆长一脸无奈地说。
“我们的文物有171万余件,能够展示给观众的文物展品不过3000件左右,大量文物常年深藏库房。”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说。
“如果说历史博物馆是‘文明圣坛’,那么这样的‘圣坛’不应是拥挤的。它应该有自己的位置、体量和内涵。”张锦秋院士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总设计师,对博物馆未来的定位与发展有自己的思考。
此时,周总理当年与大雁塔呼应的地理设置再次有了现实的意义。“如果博物馆东扩,将与大雁塔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区域。我们可以重新划定博物馆功能,形成较为独立的仿古建筑群;400余亩的面积可以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博物馆将成为人们文化活动与消费的重要场所,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最好舞台。”强跃馆长说。
对于西安,以“文明圣坛”为核心的城市布局,无疑给了西安城最生动的灵魂。
这个灵魂是充实的,商周被称为国之重器的青铜器,唐代艺术与色彩的巅峰之作唐三彩,何家村精美绝伦的金银器,唐墓壁画所呈现的盛唐气象……171万余件文物,展示着中华文明制高点的荣耀。
这个灵魂是亲和的,新的历史博物馆是给这座城市中所有人的。人们在这里不仅仅可以看到文物,也可以享受文化生活。博物馆中的活动中心、餐厅、课堂、电影院无疑具有更深的文化意味。
这个灵魂是包容的,博物馆将成为文化交流的会客厅。无论是各国政要还是文化使者,无论是民间交流还是国家对话,博物馆中的对话与交流无疑是友善而具有内涵的。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