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阳光的味道

2017-10-17 23:08:30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半世闲人
  

  伯父去世了。103岁的伯父在台北安详地走了。

  堂姐来信说,伯父是看到我发去的东街口地铁站的系列照片后,思维渐渐飘向远方,眼神慢慢地散开去。想必是回家乡了。

  信上还说,伯父原来一直有写工作日志的习惯。退休后就停笔了。没想到前几年回福州探亲,他竟又写起日志了。文字虽然很简练,还是发给我,以为纪念。

  堂姐的来信,又把我拉回了四年前那珍贵的时光。

  一个周末的早上,95岁的老父亲激动地召集我们姐弟几人,说:今年中秋节,你们的伯父要回家过节。100岁呀,实在不容易,离开福州几十年了第一次回来。我们一定要好好接待,一定要住在聚春园大酒店。因为我们老家原来就在那附近的。

  我的心咯噔一下。担心那里有地铁工地呀,会影响伯父休息的。现在看着伯父的日志:

  回乡第一天:巨变,唯乡音不变;酒店前修地铁,杂而不乱,吵了不喧。夜安眠。

  短短数语,表现出伯父对家乡市容的评价,很专业,也很包容。他退休前是台北市一个警局的局长。我清晰地记得,我们用代步车推着伯父过街进酒店时,正好工地里一辆大型货车要开出来。路口拥堵,值班警察见到我们立即拦下货车,两位辅警也上来帮助我们把代步车搬起,更平稳地过那坑坑洼洼的地段。我注意到伯父的神情,淡定淡然中透出由心地赞许。晚饭后,伯父还和几个长辈打了一圈麻将,才会房间休息。我们几个兄弟都在外面静候着。毕竟是100岁的老人了,何况还长途颠簸。

  第二天清晨,我们来到聚春园大酒店,意外的是伯父居然没有坐代步车,和堂姐等人,在一楼大厅漫步。我们赶紧问伯父,昨晚睡得好吗?伯父连续说了几个好,好!用完早餐,稍作休息,我们一大家子去南后街。伯父说:一定要去看看我们的祖厝——衣锦坊水榭楼台。

  出了酒店大门,父亲和伯父分别坐上了代步车。由于道路拥挤,我们只好一前一后推着两位老人往南后街方向走去。我时不时地看到两位老人很想说话,但碍于行走不便,只好忍着。这期间,伯父向四周张望着,凝视着,沉思着。很快就到了南后街,第一个参观点就是水榭楼台。一到那里,高高的门槛就把我们给拦住了。父亲笑着从怀里取出《孙氏族谱》递给门口的保安。没想到那个保安笑着说:老人家,我们认识你,不用看《族谱》了。说着,保安班长大声叫了几个保安出来,一起帮助把两位老人的代步车抬进去。我心想,我们这些后代最小的我年龄是快60岁,要不是保安们的帮忙,还真为难我们了。

  转过屏障就是小天井,面对的是大厅。我发现伯父眼前一亮,心灵一定是有所触动。“没变,还是老样。”伯父说。姐姐上前小声说道:还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先到这里给长辈拜年的。父亲对伯父说:“还记得吗,小时候最喜欢长辈家眷来这里看戏。每张桌子上都有甜心,我们小孩不懂看戏,就穿梭其中,不停地从桌上拿好吃的。”说这话的时候,我发现父亲和伯父眼神神秘地交流一下。难道他们小时候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到这个时候还能有这样的眼神交流——那一定是童年生活中最深刻最美好的印记了。这一天的参观,伯父是这样写——

  回乡第二日:祖厝不变,感受热情,享受亲情。

  回乡第三日:拜访德奎不顺,期待地铁。

  第三日安排是伯父专门提出来的,要去黄山拜见一位老同学。都是100岁的老人了伯父能从台北飞过来,而他的同学德奎却半身不遂,躺在家里多年了。通过电话,对方思维还很清晰,渴望这次相见。无奈,从东街口到黄山,一路堵车,近一个小时还没有到苍山。堂姐发现伯父脸色不好,出现大面积的红晕,赶紧拿出血压测量仪测量,血压偏高。不敢再往前走了,我们赶紧打道回酒店。回来的路上,我告诉伯父要是有地铁,从东街口到黄山大概半小时时间就到了。伯父点点头说:等地铁修好,你一定要拍几张相片给我。所有的同学都走了,只有我们两人还在,真想说说话,叙叙旧。这就有了文章开头说的那场面了。

  下午伯父休息好,说精神状况不错,就近到老房子去看看。

  提到老房子,伯父更是来精神了。伯父说的老房子是指东街的省少儿图书馆。当年国民党败退前,派遣一批人到台湾作为先遣队,伯父也是其中的一个,还把大女儿留在母亲身边,原以为到了台湾找到住处后,回来带女儿和母亲去台湾。没想到从此再也没有相见了。我祖母是1970年带着无限的遗憾与对儿子思念去世的。也许对伯父来讲1949年福州的初冬是特别的冷,伯父带着伯母及常用的行李,匆匆告别了东街的房子,告别了女儿,母亲,还有众多的亲人,去了台湾。那时怎么知道这是母子永别呢!今天回乡老房子怎样?我曾经对伯父说:已经没有老房子了,那儿是少儿的天地——省少儿图书馆。伯父笑了笑说:不管是什么,都还得去看看。

  阳光下,伯父的脚步有些健朗。虽然从表面上看我是搀扶着他,可是他根本没有借力于我。从这里我可以看出伯父的心情,伯父急切、回望的心情。

  很快我们就到了省少儿图书馆。伯父在广场外站了很久很久。他沉思在当年的回忆中。慢慢地他说:记得我走的时候,我们家门口边上有一家照相馆,大门一进去,两边各有一棵腊梅树,一到冬天,腊梅花开的十分的艳丽,房子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子,院子里面还种了许多的果树。那里是孩子们的天地。随着伯父的回忆,我们慢慢地走向了图书馆。刚到门口,一个带着红色绶带的志愿者很有礼貌地上来,行了个少先队礼,说:爷爷好,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我赶紧说:爷爷是回乡老人,是来参观的。少先队一听说是百岁回乡探亲老人,立即热情地迎了上来,牵着伯父的手说:爷爷,我带你参观。我紧随其后,整个参观过程,我听到伯父不停地说:好,好!

  参观完后,回酒店的路上,伯父也才说:没想到,好!然后就沉思不语了。

  回乡第四天:雨后天晴,返台。阳光的味道。

  记得伯父回台湾那一刻,正好是雨后天晴,空气清新,一路顺畅。让我意外的是,一向思路严谨、缜密的伯父,为何会在回去这天日志上写着“阳光的味道”。让我摸不着头脑,真想问问长辈。可惜,长辈们都已经离世了。我只好尽力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体会历经历史沧桑与政治风云的百岁老人的感受——

  阳光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是家乡建设的味道;是两岸盼和平统一的味道;或是生命真实意义的味道——我无法确定。

  就借用它做这篇文章的的题目吧。

阳光的味道

【责任编辑:刘必泳】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