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兰
沈惠兰
沈惠兰,女,今年71岁,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当年在工作岗位上时,她也曾兢兢业业,克尽职守。作为妻子,她做到了贤良体贴;作为母亲,她做到了慈爱善良;作为女儿,她做到了百事孝为先。当大家称赞她时,她却谦虚地说:“孝老养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只不过做了子女应该做的事” 。
沈惠兰的婆婆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需要有人照料。沈惠兰的丈夫因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家里,为了让丈夫和孩子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中,沈惠兰毅然辞职回家,承担起照顾婆婆的担子。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卧病在床多年的婆婆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房内没有任何异味,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痤疮、湿疹。在饮食方面,隔三差五来点花样,让婆婆吃得高兴,吃的顺心。婆婆穿的衣服脏了马上洗,到了换季时又及时添置新衣。为了让瘫痪的婆婆感受家庭的温暖,沈惠兰夫妇和女儿空闲时的就坐在婆婆床边,聊天拉家常,不间断与老人的交流,并且夫妇俩经常推着轮椅带婆婆外出散心,让老人心情舒畅高高兴兴。
沈惠兰本人也71岁了,照顾老人的重担有时令她疲惫不堪,但她从来没有埋怨过,独自承担身体和心理的压力,如复一日,周而复始。有人说她付出太多了,可她却不这么想,她感觉作为一个人要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良心。为人女,孝敬双亲;为人妻,家庭和睦;为人母,儿孝女贤。她说:“知亲恩,善待儿女;求子顺,孝奉双亲。我能亲手侍奉婆婆,是我身为儿媳的幸福”。
有这样一个人,30年的时间里,一直用爱在坚守,日夜照料卧病在床的婆婆。这个人就是沈惠兰。
她用孝心去诠释亲情
沈惠兰是一个身体瘦弱,被生活的重压磨练得斑斑白发的老人,她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她的影响却不凡,她的身体里蕴藏着一颗坚强的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沈惠兰夫妇花了30年的时间用实际行动演绎出了新的内涵。今年71岁的沈惠兰自1964年结婚以来,便和公婆一起生活,婆婆脑梗,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公公也患有严重的风湿病,由于丈夫在外地工作,两个孩子上学、照顾公婆的任务就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不论再忙再累,她每顿饭第一碗总是盛给公婆,做饭总是依着老人的口味,烧得软烂可口。婆婆年老体弱,瘫痪在床,长时间把身上都黏的红肿,她发现后及时买好褥疮垫,每天帮助老人翻身按摩10数次,让老人在干爽舒适的床上躺着。她不嫌脏不怕累,一天天,一年年,始终让老人保持洁净舒适。她端屎接尿,洗衣喂饭,翻身子,换被褥,帮婆婆洗脸、擦身、喂药、喂水……,为了尽孝,她无怨无悔,实在难能可贵。如今婆婆已97岁高龄,享受着她并不富有但很快乐的晚年,而婆婆能享受到这样快乐及相对舒适的晚年,这与沈惠兰30年如一日的含辛茹苦是分不开的。
她用美德去影响社会
社区干部一直在关心、关注着这个不平凡的一家人,并且逢年过节就上门对她们一家子进行慰问,每当说起她的事迹的时候,她却总是腼腆的说这是自己应该的、应该的,只要老人没什么事比什么都强。30年,照顾身患重症瘫痪在床不能自理的老人,其中的艰辛一想便知。30年来,沈惠兰夫妇从来没安稳的睡过一觉,每天半夜都会起来数次伺候老人们如厕。即便生活如此的艰难窘迫,这对夫妇也毫无怨言,总是尽最大努力为老人们创造好的生活环境。30年,这个曾经的小康之家被老人们拖累得没有了一丝当年小有富足的气息。30年,沈惠兰夫妇没添置过一件新衣服,他们也曾年轻过,他们也渴望美需要爱,也希望正常的生活,他的妻子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几乎不怎么出门,但从夫妻二人的脸上不时浮出的笑容中完全没有一丝的凄苦情绪,总是浮着满意的笑容,又让你心里感到暖暖的。沈惠兰夫妻虽然没有给女儿提供那般富足的生活,却无时无刻不在给他提供最伟大的精神财富。在这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家庭在感动着我们。别说是婆婆,就是亲生父母给赶出去不赡养的,不也是大有人在吗?沈惠兰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什么社会背景和地位,更没有什么积蓄和房产,他们靠的是亲情演绎着他们普通人的人生。他们用自己尊老、敬老、爱老的实际行动深深的感染了周围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了不平凡,彰显了亲情的伟大。沈惠兰夫妇是平凡的,他们只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但他们的影响是不凡的,他们是孝顺好儿女的标杆,他们为我们树立尊老爱幼的榜样。
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作为一个人要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良心。为人女,孝敬双亲;为人妻,家庭和睦;为人母,儿孝女贤。她说:“知亲恩,善待儿女;求子顺,孝奉双亲。我能亲手侍奉婆婆,是我身为儿媳的幸福。
- 福网推荐
- 闽都大家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