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清远河头村村民:“我们农民也要追求精神生活”

2020-09-23 15:33:51  来源:羊城派
  

  从脱贫困到奔小康,生活越来越好了

  走进连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陆奕和家,客厅左面墙壁上挂着的习近平总书记与他们家人亲切交谈的两幅照片十分醒目。2018年10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陆奕和家同他亲切交谈。

  陆奕和透露,总书记到他家后不久,他就贷款5万元,包下了60多亩荒山地种植麻竹笋。去年,他承包的麻竹笋地大丰收,增收4万多元。再加上低保、残疾人补助、子女教育补贴等,以及大女儿毕业后在镇政府工作的收入,去年他家收入超过11万元。

  “我不仅要脱贫,更要奔小康。”陆奕和今年又在连樟村乡村振兴学院找到了一份安保工作,月薪有2800元。更让他高兴的是,去年他二女儿考上了大专,小儿子考上本科,他眼下的首要目标是努力赚钱供老二老三读完大学。

  像陆奕和这样因为精准扶贫政策而脱贫增收的,清远还有很多。调研组入户调研的河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许亚香、陈井清家,就从过去的入不敷出,到现在的年收入超过4万元。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清远全市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46元,比当年省定脱贫标准高出7000多元。

清远河头村村民:“我们农民也要追求精神生活”

  省定贫困村的老人许南生开起了民宿,练起了毛笔字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强 摄

  调研组在河头村村民许南生家调研时,看到客厅里挂了好几幅毛笔字,一问才知道全是他自己写的。今年65岁的许南生,早些年一直在珠三角地区务工,后来看到驻村扶贫工作队进来后,村庄焕然一新,于是萌生了回老家养老的想法。2018年,他投了几十万元在村里盖了楼房,与老伴两个人开起了民宿。民宿现在每个月营业额有8000元,许南生说够他们养老了。不忙时,他就练起了毛笔字,“我们农民也要追求精神生活”。

  日子好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了。河头村就组建了自己的峰林荷香舞蹈队,去年还获得碧桂园英德广场舞大赛分赛区冠军。连樟村同样组建起广场舞舞蹈队,队长陆秀媚原先一直跟丈夫在外做小生意,后来看到村里焕然一新成“网红村”,2018年回到村里创业,开起档口卖特产。她现在白天守着档口做生意,晚上就会和村里一帮姐妹们相约在广场上跳舞。“跳得好不好没关系,图的是身心健康。”

  【调研观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调研组在清远市区采访了一名普通市民邹先生,问他清远市变化大不大时,他相当肯定地答道,相当大,最起码“看牙再也不用到广州”。邹先生是重庆人,2006年第一次从珠三角城市来到清远工作,感觉清远跟珠三角有天壤之别,那时候他每次看牙都要去广州。现在,他对清远医疗水平越来越有信心了。

  广清对口帮扶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调研组,自2014年结对帮扶以来,广州就特别注重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帮扶。2017年至2019年第二轮帮扶期间,广州市44家医疗卫生机构与清远市32家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结对,85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广州对口帮扶单位;广州市、区两级政府投入资金1.11亿元支持清远78家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建设,投入245万元支持35个村级卫生室建设,大幅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而且,广清医疗机构共建成医联体4个,建成专科联盟12个,建成远程会诊平台6个。

  调研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264名回答了“现在看病和以前相比负担是否明显减轻了”的受访者中,有218人表示“非常明显”,占比82.6%;有45人表示“比较明显”,占比17%;仅有1人表示“不明显”,占比0.4%。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件一件事办实办好,才能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调研组发现,目前,清远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达到省定脱贫标准,但部分贫困户收入渠道狭窄,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较高。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后,如果系列帮扶政策不再持续,贫困户的家庭收入可能会出现明显下降,返贫风险加大。清远应继续探索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有效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勇 陈强 张文)

【责任编辑:陈颖】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