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闽台融合发展乡村样本厦门青礁村蹲点观察

2020-04-27 09:18:1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先造人,再造物”

  政府给村民参与以政策支持和施展空间,村民自发组织成立的合作社,则为政策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抓手。但要真正让乡村治理摆脱拆旧建新的传统模式,专业人士的指导不可或缺。于是,在当地政府邀请下,在台湾有丰富社区营造经验的规划师李佩珍来到了青礁村。

闽台融合发展乡村样本厦门青礁村蹲点观察

  4月26日,厦门海沧青礁村院前社理事长陈俊雄(中)在指导村民种植火龙果。(记者魏培全 摄)

  台湾开展社区营造的时间,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台湾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开始出现社会矛盾突出、乡村人口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负面效应,当地相关部门开始推行以社区为单位,以“造人”“造景”和“造产”为目标的社区营造行动。

  “社区营造的通常步骤是先造人,再造物,注重居民在社区治理当中的作用,这与‘共同缔造’的村居环境整治理念不谋而合。”在李佩珍看来,乡村治理的根本意义在于“造人”,即改变村民的理念与认识。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不刻意追求改造的速度和进度,而是把对于村民诉求与权利的尊重熔铸于村庄整治的各个环节当中,成为青礁村在改造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

  由于村庄以往疏于管理,村内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村民们随意围墙圈地,自己家的院子越来越大,村里的公共空间却被越挤越窄。

  “要让村民们走出小家,共建大家,我们必须先从自己做起,带头拆墙让地。”陈俊雄首先说服自己的舅舅拆了墙。

  “在涉及村民个人利益的集体改造项目中,一方面我们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另一方面我们会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村主任颜卫民坦言,“这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推进中,却费了不少周折。”

  在青礁村的大河角中心公园一角,有一个红砖铺就的小广场,如今是村子里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而就在四年前,这里还是一处臭气熏天的鸡舍,鸡舍周围堆满了垃圾。

  为了说服84岁的周芸奶奶把地腾出来参与村庄的环境整治,李佩珍与合作社的成员已经记不清去了她家多少次,但周奶奶就是不为所动。

  “我都84岁了,再过几年就不在了,你们的‘共同缔造’跟我没关系!”周奶奶一通牢骚让大家没辙。

  眼看老太太铁了心,大家只能先绕开这块地,从其他地方开始动工。慢慢地,周奶奶家附近的路宽了,灯亮了,离家不远的死水塘成了游鱼可见的景观池,原来污水横流的垃圾堆被改造成树绿花繁的中心公园。村庄的改造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可周奶奶家门前却还是一副老样子……

  亲眼看到周围的新变化,周奶奶的心态也在慢慢转变。两个多月以后,她主动找到合作社,表示愿意让出门前的土地,参与村庄改造。改造过程中,周奶奶自费购买了九龙壁石凳、石桌,摆在门前空地上供大家休息,还端出亲手熬制的草药茶,让来此休闲的乡亲解渴消暑。

  “周奶奶让地”这样的故事在青礁村有很多。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配合到最后主动让地让物,参与改造,这一转变过程所反映的是村民们逐渐增强的社区共同体意识,而正是这种共同体意识,才促使一个村庄在不同时代背景之下都能持续产生自我革新的内生动力。

  采访当中下起了小雨,远山如黛、轻雨如纱。漫步在村巷中的青石小路,如今常住村中的李佩珍每走几步,就能抬手指着路边的某处院落、某个凉亭、某条小径,讲出这个村庄改造中发生的故事。

  “在村庄改造过程中,我不仅获得了发挥特长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重新认识自己。”村里的姑娘余芳,中专毕业后就一直待业在家。李佩珍得知她从小爱好手工、绘画,“一手拿锅铲,一手拿画笔”,就帮助她在村里设立了“小芳工作室”。在发展其个人爱好特长的同时,还带动了村里的产业发展和妇女就业。

  尊重村民意愿,意味着也要尊重村民说“不”的权利。在谈到青礁村的“共同缔造”时,厦门市海沧区委书记林文生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青礁村芦塘社村口的一处龙眼树林下,有一条名为“我想静径”的石铺步道,步道800多米长,两米多宽,从龙眼林下蜿蜒而过。

  按照原先规划,这条步道本应截弯取直,从林中直穿而过,但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村民拒不出让最后三米的建设用地。工程人员在停工沟通半个月无果后,最终决定尊重村民意愿,更改前期规划,使步道绕过了那三米用地。

  对于村民意愿的尊重换来的是村民们对于乡村建设的全力配合、真心参与。

  芦塘社陈氏家族主动提供宗祠,改造成为村里的社区书院——芦塘书院;村民林亚花腾出书院前自家两千多平方米的番薯田,用于修建书院广场;退休老支书林自省贡献自家89.6平方米土地用于拓宽村道,修缮花坛,又拿出自家盆栽放在门口供人观赏……像这样的故事,青礁村有很多。

  “社区环境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服务,而人才是一个社区生命力的根本来源。”李佩珍认为,正是以这样一种“先造人,再造物”的理念赢得了村民的认可与认同,青礁村才在其他地方看来矛盾重重的村庄改造中走在了前面。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