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佳伦:提灯照亮古龙窑
卢佳伦介绍陶瓷作品。记者 蓝瑜萍 摄
福州日报记者 蓝瑜萍
“黄石村现在还有做陶瓷吗?”“前几年还有,现在好像没什么人做了。”
近日,记者前往长乐区营前街道黄石村卢佳伦陶瓷工作室的途中,与司机闲聊时,得到这样的回答。
从2013年开始,福州陶艺名家、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薄胎酱釉器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卢佳伦驻扎在黄石村做陶瓷,守着福州最后一口“活着”的古龙窑。
眼见起高楼 眼见窑坊塌
走进卢佳伦陶瓷工作室,院墙旁一面制陶墙绘惟妙惟肖;院内旧陶器、盆栽随意摆放,野趣天成;环顾里屋,满眼陶瓷,这里提供制陶体验、展览与交流,也是卢佳伦的起居之所。
8年前,卢佳伦在查找福州陶瓷艺术相关史料时,发现长乐黄石村、下洋村、东屿村一带陶瓷历史文化悠久,过去有很多窑场,是重要的陶器生产区。
为探究这一文化现象,卢佳伦来到黄石村。“在黄石,还真让我看到一条龙窑,处在繁忙的生产中。”卢佳伦介绍,黄石遗存的古窑有300多年历史,近70米长,“从专业角度看,这样的古龙窑实属难得,在全国也为数不多。”
为研究并保护福州唯一的古窑,卢佳伦在乡村租下一间农舍,改造成一处有陶艺特色的住所,把陶瓷工作室从中心城区搬过来。
发现龙窑的惊喜劲还没过去,担忧就来了。“黄石陶器厂的主要产品为粗陶器,市场需求逐年减少,生存越来越难。”卢佳伦说,几年后,他的担心成真了——2017年12月,陶器厂歇业停烧,再也不见窑火映夜天。
从见证窑场忙碌生产的场面,到陶器厂关闭、古龙窑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这一幕幕让卢佳伦心如刀绞,也促使他尽快行动起来。
在卢佳伦不断奔走呼吁和长乐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2019年6月,黄石龙窑旧址被长乐区确定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对他而言,这意味着古窑文物有了法律保护。而这并不是卢佳伦在此驻守8年之久的最终目的。

- 刻上你的名字!陶瓷专业学生做2146枚印章送毕业生(2021-07-08 09:36:37)
- 时隔两年开馆啦!故宫陶瓷馆将于“五一”在武英殿对公众重新开放(2021-04-30 14:11:17)
- “中国白”有多美?上这可“一睹芳容”(2021-04-13 10:42:57)
- 百余件德化陶瓷精品亮相福州(2021-04-09 17:11:45)
- 探访福建首家5G智慧陶瓷工厂(2021-03-15 09:28:07)
- 村民挖笋挖到春秋战国陶瓷器 已自动上交博物馆(2021-03-11 09:06:12)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