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上线欠薪预警大数据平台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5月31日讯(记者 潘园园 实习生 陈雨辰)如何将农民工欠薪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大数据来帮忙!记者日前从省人社厅获悉,福建省劳动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日前上线,通过“智慧大脑”云上分析,助力欠薪治理从“救火”向“防火”的转变,在维护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同时,更提升了监管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体现着社会治理水平,更关乎万千家庭冷暖。”省人社厅劳动保障监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上线的监测预警平台包含实名制管理、工资支付监控功能,在建工程项目参建单位、人员、考勤、工资专户、工资发放等情况一目了然。
目前,平台已经汇聚了全省4531个在建工程项目的信息,其中有3800多个项目实现实时考勤更新。平台已经对接商业银行35家,汇聚专户13714个、代发工资流水五百多万条。通过实名制管理、工资支付信息的自动关联,平台能够自动识别在建工程项目每一位农民工的工资发放情况,智能判断农民工工资是否按月足额支付。一旦项目工资发放出现异常,平台立即预警,提醒属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介入处置。
平台的劳资纠纷预警系统汇聚了人社、市场监管、税务、法院、住建等部门的数据,结合历史案件信息,通过数学模型计算,自动分析形成具有欠薪隐患的企业。执法人员登录平台,记者看到,屏幕上一串串跳动的数字实时显示着监测企业的预警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对企业欠薪隐患给予“紧急风险”“高风险”“中风险”等预警提示。鼠标点击风险企业名称,可以查看该企业的“健康报告”。例如,一家企业多次出现欠缴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情况时,平台会预判企业存在欠薪隐患,并自动给执法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通过线上数字监管,线下监察执法工作由‘地毯式搜索’转向‘定点检查’,提高了排查效率。”执法人员表示,大数据平台上线后,在建工程项目可以通过平台直接上传台账资料,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通过平台线上对项目台账资料进行核查,也提升了监察效率。
执法人员提醒,农民工朋友们如果遇到欠薪问题,可以打开微信搜索“福建人社”小程序,在小程序上点击欠薪反映功能,输入姓名、身份证号进行人脸识别后,即可提交欠薪线索。欠薪线索将通过大数据平台自动流转至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由相应机构进行核实、处置,真正实现“一点举报投诉、全网联动处理”。

- 福州市鼓楼区开展“护薪行动”(2021-05-07 16:58:09)
- 福建省推行“无欠薪标杆项目”认定评选机制(2021-05-07 11:21:03)
- 联合惩戒!福建对欠薪“老赖”形成高压态势(2021-03-12 08:36:59)
- 宁德开展“无欠薪项目部”亮牌行动(2021-03-09 08:42:45)
- 根治欠薪工作存短板弱项 国务院约谈有关地方负责人(2021-02-10 11:35:16)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山西晋城两人被刑拘(2021-01-24 15:19:21)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