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世遗 | 无畏的先行者——黄乃裳
无畏的先行者——黄乃裳
作者:詹冠群
一个农民的儿子,上书光绪皇帝,参加变法,创办福建第一张报纸,成为维新志士。一个文弱的书生,领导千余名生活贫困的同胞,移民砂拉越,开创“新福州”,成为海外垦殖的拓荒者。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与策划武装起义,协同领导福建辛亥革命,成为忠贞的革命党人。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华侨史、福建地方史上的伟人黄乃裳。
一
黄乃裳(1849-1924年),字绂函(黻臣),又字九美、慕华,清道光年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六都湖峰。少年时半耕半读。18 岁皈依基督,受洗入教,旋供职于教会,在仓山天安堂从事文字工作。黄乃裳曾希望通过教会办学,提高国民素质,使中国摆脱积贫积弱的困境。但是,外患日逼,时事多艰,黄乃裳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大东沟海战中,黄乃裳的三弟黄乃模作为北洋水师“致远”舰的副管带,与管带邓世昌以及全舰官兵英勇抗敌,壮烈殉国。继而中国战败,割地赔款,举国震惊。黄乃裳集国恨家仇于一身,严峻的现实促使他接受维新思想。1895年5月,他赴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回闽后,黄乃裳在福州创办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报》,宣传维新变法。1898年初,黄乃裳再次赴京参加春季会试。其间,他参加林旭领导的闽学会活动。5月2日,黄乃裳与林旭等366个福建举人联名上书,抗议青岛德国士兵捣毁即墨县城文庙的孔子及子路像。6月,光绪皇帝诏定国是,宣布变法,推行新政。黄乃裳积极参与变法,多次上书陈政。
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黄乃裳得知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已脱离险境,而林旭仍在北京,便急忙设法救助。但是,林旭决心身赴国难,反而要黄乃裳尽快离开此地。黄乃裳虽苦苦劝说,仍无法使林旭离开,只得洒泪告别。未几,林旭即被捕下狱。9月28日,林旭与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杨锐、刘光第等六君子,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为变法悲壮献身。
戊戌政变之后,顽固派大肆迫害维新派,黄乃裳也在被迫害之列。他在友人的帮助下,匆匆返闽。
二
经历了这场巨变后,黄乃裳思考着中国的出路,也思考着自己该做些什么。
自鸦片战争以后,许多失去生计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到国外当契约劳工(俗称“猪仔”)。他们被诱拐骗卖,失去人身自由,成为西方殖民者的奴隶,不少人客死异域。福建每年成为“猪仔”者数以万计。触目惊心的事实,使黄乃裳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组织失去生计的同胞,到南洋开辟一个新天地。
1899年9月,51岁的黄乃裳举家南渡星洲。在女婿林文庆和同年邱菽园的支持下,1900 年5月,黄乃裳与合作者抵达砂拉越考察并寻觅垦地。
砂拉越原是婆罗洲西北部的一个小国(译名曾用沙捞越,今统一用砂拉越,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州),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原属文莱苏丹管辖,后让给了英国人詹姆斯·布律克,实际上成了英国的殖民地。黄乃裳一行先南行后向北,到达离海口约100多公里的诗巫。
诗巫位于拉让江与伊干河汇合处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宽广平坦,其位置之佳,为沿途所未见。诗巫有福建漳、泉以及广潮、嘉的经商华侨。他们告诉黄乃裳说,这里虽然风景秀丽,但当地人仍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既没有像样的农业,也没有手工业。
诗巫及附近沿江上下,地质膏沃、气候暖和,十分适合居住与耕作,开发潜力极大。黄乃裳选定诗巫一带作为垦区。他眷念祖国,且拟议中的移民又是福州府属下的农民,所以命名垦区为“新福州”垦场。
当黄乃裳在诗巫考察时,古晋王宫中砂拉越“拉者”(国王)查理士·布律克二世期待着他的来访。
这位第二代“拉者”1868年继位后,便积极鼓励引进华侨移民。他多次颁布土地法令,为来砂从事种植业的华侨提供许多优惠待遇;同时还设立“港主制”,委任华人“甲必丹”代表“拉者”处理各港门(大区农场)种种事务。布律克二世希望有人出面组织华工大量迁移砂拉越,参加开垦种植。在这样的背景下,黄乃裳来到砂拉越申请移民垦殖,布律克二世乐于应允。
6月底,黄乃裳拜会砂王布律克二世。布律克二世答应黄乃裳开发诗巫创办垦场的请求,承认他为诗巫埠港主;并同意将诗巫改名为“新福州”。7月初,黄乃裳以“新福州”港主的身份,与布律克二世订立开发诗巫“新福州”垦场的17条合约,规定:1000名移民在1903年6月30日前到齐,从事种植;政府给予贷款,成人每人30元,小童每人10元,港主须在6 年内负责向移民收取并交还政府;政府负担来砂拉越的移民船费,每人5元。政府拨给土地垦农每人3英亩土地,20年内免税;政府负责修建码头、道路,提供运输之便,并保护移民安全,等等。
1900年8月,黄乃裳回国招募垦农。途经新加坡,适逢孙中山也在此地。经林文庆介绍,他认识了孙中山。孙中山得知他筹办“新福州”垦场,给予鼓励。黄乃裳回国不久,在闽清、古田、闽侯、永泰等地招募了600多人。首批72人于1901年2月20日抵达“新福州”垦场。第二批535人由黄乃裳亲自率领,于同年3月16日到达。从此,3 月16 日成了“新福州”垦场创建纪念日。为履行合约规定,黄乃裳又于1902年1月回国,从福州府所属各县招募垦农511人,并于同年6月7日安抵“新福州” 垦场。先后三批垦农,共计1118人,其中携带家眷的有130余家。
黄乃裳完成移民垦殖的第一阶段计划,甚感欣慰。他终日勤于垦务,安排垦农的生产,对千把号人的衣食住行,也操心张罗,事必躬亲。有例为证,垦农初到新珠山垦区时,见河水呈黑色,不敢饮用,不敢冲凉,生活很不方便。黄乃裳特请星洲医院化验河水,结果表明,新珠山河水含碱多,不但没有毒性,而且有祛热功效,能治皮肤病,垦农们这才放下心来。
黄乃裳因操劳过度得了胃病。1903年秋,他病情越来越严重,便自撰生挽:“平生所愿事多违,差幸闻道壮年,天若有心,期尽藐躬分内事;故土久愁人太满,远避殖民小局,我虽撒手,仍留余地后来人。”庆幸的是,两个月后病情好转,身体逐渐恢复,居然能“治事如初”。
“新福州”垦场克服重重困难,从设想变为现实,在远离祖国的砂拉越诗巫,拥有1000多名垦农,数千亩土地。田园开辟出来,垦农们不失时机地种下蔬菜及粮食作物,而且有好收成。垦场有学校、教堂、商店等设施,医生每月都到各个垦区巡诊。各垦区间修了大路,有的还架起桥梁。垦农推举的代表与垦场管理人员组成垦场议会,每月开会一次,检查探讨垦场工作的得失利弊。“新福州”垦场创建成功,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但是,垦场经济拮据的问题经常困扰着黄乃裳,为此不得不多次寻求亲友资助。1904年,砂拉越当局因黄乃裳反对售鸦片与开赌场导致税收减少,非常不满,以偿还贷款相要挟。这对黄乃裳来说,压力巨大。按协约,他确有责任偿还。这些贷款用在垦农的身上,本来协议从次年开始在垦农的收成中抽取十分之一(称什一捐)作为还款。黄乃裳看到垦农生活艰难,不忍心收取,因此这些年均无还款。此时收取什一捐,招来诸多不满与非议。此外,还有诸如垦农看病,费用都记在他的名下,也积欠了一些债务,等等。砂王二世提出,要么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清债务,要么请黄乃裳离开砂拉越,且不得向垦农收款。
黄乃裳深感自己已难于继续承担领导“新福州”垦场的职责,且见垦务已成,垦农们也能各自为谋,便决定回国。1904年7月,他离开了为之奋斗的“新福州”垦场。
黄乃裳在砂拉越诗巫的时间虽然才4年多,但影响深远:
黄乃裳组织的移民垦殖,开贫困农民集体移居海外之先河。仅诗巫一地,仿效者有广东邓恭叔1903年领导的“广东芭”垦场,1912年莆仙人创建的“兴化芭”垦场。1902年,闽清人徐季卿招400名福州籍农民,前往法属安南垦拓农田。1903年,西马的实兆远集体移居了300余名福州籍垦农。
黄乃裳虽然离开了诗巫,但“新福州”还是依照他原先的思路继续发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多元经营。为此,源源不断地吸引福州籍的移民到来,尤其是在1904年引进橡胶种植之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财富积累也迅速增长,形成很有特色的“橡胶经济”,极大地推动了诗巫乃至砂拉越的繁荣发展。
诗巫“新福州”的福州人不断向外诸如古晋、民都鲁、美里等等市镇辐射;以及实兆远的福州人到马来半岛的爱大华、柔佛州永平、森州武吉不兰律,以及泰北的Nabon等地创业,很多人成了小种植园主。在东南亚的其他各国也都有福州人的身影。东南亚华侨社会结构逐渐完善,形成以地缘与方言群体为中心的8个帮派,即闽南帮(东南亚地区一般称福建帮)、福州帮、兴化帮、客家帮、广府帮、潮州帮、琼州帮、三江帮。帮派是地缘性社团组建的基础。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就是典型的一例。当然这是后话,不过与黄乃裳创建“新福州”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黄乃裳蜚声中外,至今依然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诗巫有“黄乃裳路”“黄乃裳中学”“黄乃裳公园”,诗巫的民众会堂和诗巫福州公会的会所里竖立着黄乃裳的铜像,以纪念这位开港先驱。
三
1904年7月黄乃裳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短暂停留。他协助陈楚楠、张永福改进被誉为“南洋华侨革命党机关报之鼻祖”的《图南日报》,并冒着危险,带回清政府禁书——邹容的《革命军》(改名《图存篇》)5000册,及其他宣传革命的出版物百余册。
1906年2月中旬,孙中山来到新加坡,成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6月,黄乃裳应孙中山之召前往新加坡,参加同盟会。从此,他追随孙中山,为宣传革命思想和组织革命力量做了许多工作,并参与筹划在广东的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前夕,黄乃裳受同盟会福建支会的委派,在福州仓山组织桥南体育会,以锻炼身体为名,暗中积聚革命力量,为武装起义做准备。武昌首义后,仓山对湖的黄乃裳住宅成了革命党人秘密活动地点之一。此时,他负责学生炸弹队的组织与训练。11月5日,黄乃裳参加了革命党与军界要员讨论福州起义的秘密会议。8日夜,福州革命党人举行起义。参战的学生炸弹队员活捉清廷福州将军朴寿。当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时,黄乃裳高举十八星红方大旗,与同盟会福建支会会长郑祖荫率领体育会学生军、南台商团等300多人,从仓山同盟会桥南社总部浩浩荡荡入城,极大地鼓舞了前线的起义军民。经一天战斗,福州全城光复。11月,福建军政府成立,黄乃裳任交通部长;嗣后,又兼任过筹饷局总办、福建稽勋分局负责人、华侨招待员,以及暂代福建政务院副院长之职。1921年初,黄乃裳以“深悉海外华侨之人”赴广州,任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高等顾问。次年因病回闽治疗。1923年,他又出任福建省政府高等顾问。
1924年9月22日,一代名人黄乃裳与世长辞。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彪炳史册,垂范人间。
- 遇见世遗 | 掌上乾坤,钹底风云(2021-07-13 10:27:59)
- 遇见世遗 | 福州历史文化碑刻概略(2021-07-13 10:22:04)
- 蓝天碧水好福气 有福之州迎世遗(2021-07-13 10:18:58)
- 遇见世遗 | 福州的粿(2021-07-13 10:16:53)
- 遇见世遗 | 曹学佺与闽剧儒林戏(2021-07-13 10:04:43)
- 让世界听到福州的声音(2021-07-13 10:03:23)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