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走进新中核:从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到“华龙一号”

2020-08-27 15:54:16  来源:国资委网站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也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满功率运行发出中国核能第一度电50周年。8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评局指导、中核集团主办的“走进新中核”媒体活动在川启动。这也是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系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新中核:从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到“华龙一号”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外景

  距离成都市100多公里,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代号为909的一个基地,这里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所在地,我国核能第一度电就在这里发出。现在,这里孕育出了华龙一号,使我国拥有了全球领先的三代核电技术。

  “中国核动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信心和底气,是在四川西南部这片山区浇筑的。”据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现在回到这里守护基地的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基地副基地长唐斌介绍,这里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寄予厚望,也承载着新时代强核强国的梦想。

  “核”筑中国梦:我国核能第一度电从这里发出

  50年前的1970年8月30日,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正式建成。第一代核工业人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践行了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号召。周恩来总理在听取汇报过程中提到核电时说,陆上模式堆“奠定了热核电站的基础,今后燃料多了,就可以自己搞!成功了,陆上核电站就有了,是核动力的起点,将来还可以做得更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万钢回顾我国核能发展历程时说,“我国能够研发设计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源于我国50余年来深厚的核动力技术积累,而这些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据了解,1958年,我国启动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毛主席曾发出豪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65年8月,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正式开始研制。在缺少外部资料可以参考、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以借鉴的条件下,以彭士禄、赵仁恺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凭着智慧,依靠团结协作的力量,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便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

  “没有电脑,仅有一台手摇计算器,靠拉计算尺、打算盘,1970年12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全部自主研制,没有用国外一颗螺丝钉,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万钢介绍说。

  “同时,陆上模式堆的建成也为我国发出了华夏大地的第一度核能发电,这对于我国核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陆上模式堆建成开始,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先后自主设计建成了多种类型的研究堆,为我国核电的自主研发设计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技术基础”,万钢解释道。

  1980年核动力院自主设计建成中子通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为我国核动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研发平台。80年代末期,核动力院又成功建成了我国首座脉冲型反应堆,从而打破美国对该项技术的独家垄断。

  当国家决定建设核电站时,核动力院为秦山一期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并完成了许多重要的试验验证。在秦山二期核电站招标过程中,核动力院最终在反应堆及主冷却剂系统设计任务中一举中标。

  “在以后近十年的建设过程中,核动力院既承担工程设计也承担试验验证及科技攻关,在核电站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等领域为我国核电自主化的重大跨越做出了重要贡献。秦山二期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表明中国具备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大型核电站的能力。”中国核动力院院长王丛林介绍道。

  “也正是在秦山二期建设期间,我们埋下了华龙一号‘中国芯’的种子。”王丛林回忆,1997年,秦山核电站的二期主体工程正在建设,工程设计装机容量为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那一年的一个午后,在909基地,一栋两层办公楼里回荡着激烈争论的声音,时任核动力院副院长的张森如老先生与我们二十几名科研人员在此讨论着中国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虽然秦山二期还在建设,但那时大家已经在讨论,什么时候中国能有自己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了。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