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水滴石穿 闽宁情长

——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下)

2020-07-06 08:27:25  来源:福建日报
  

  多方求索,扶贫开发探新路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村民刘昌富有记账的习惯。

  “以前,一年只产两三百斤土豆,再无别的收入。”刘昌富的账本显示,改变发生在1998年。当时,福建“扶贫状元”、福建省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带来已在福建广大乡村成功实践的科研成果——“以草代木”种蘑菇。

  菇棚怎么建?种什么菇?用什么原料?怎样种?如何开拓市场?时年55岁的林占熺没日没夜开展科研攻关,举办培训班,手把手教农民种菇,甚至带着菇样北上包头、南下兰州,天南海北找市场。

  1998年秋天,刘昌富收获第一茬蘑菇,卖了800多元。从菇贩子手中颤巍巍地接过16张崭新的50元钞票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这一年,刘家增收2.9万元。

  “在这个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经过科学创新,把荒漠变成充满希望的热土。”林占熺说,作为闽宁协作落地的第一个产业,菌草产业如今已在宁夏步入科学化培植、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轨道。

  如何消除贫困因子,构建可持续的脱贫体系,实现从“输血”到“造血”改变?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始终以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姿态,孜孜以求,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摆脱贫困的创新路径。

  这个过程中,“爱拼才会赢”的闽商群体,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带着资金、技术、理念,赴宁夏投资办厂,开展经贸合作,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为扶贫开发注入市场元素,与宁夏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福建籍侨商陈德启看上贺兰山东麓一块10万亩荒滩地,投资15亿元,栽种500万株防护林,种植2万亩有机酿酒葡萄,把戈壁变成了绿洲,吸纳2000多名农民就业。在“拓荒英雄”带动下,百万亩葡萄长廊芳容初现,千亿元葡萄产业正在养成。

  仿真花,不限气候、场地,全年均可生产,是就业扶贫的好项目。在德隆县,闽商潘文贤把人造花工厂建到村民家门口,专门定制生产线,并选择工艺相对简单的产品,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为老年人、留守妇女、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

  福建食用菌名人曾仲明,在同心县开展“南菇北种”事业,采取“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模式,公司负责基地大棚、生产线等产业配套建设,并回收、销售食用菌,解决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难题,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顾无忧创业。

  “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根源在于自然条件太差,传统种养业受到限制。只有把人放到产业链上,才能真正打破传统产业结构,实现造血式扶贫。”2010年,福建省第七批援宁干部林珍发、林超雄提出在西吉县建设产业园区,把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西海固,打造宁夏南部山区产业集群。

  “如果产业园区建不起来,我俩继续挂职,不回了。”林珍发、林超雄立下“军令状”。第一批50名企业家来了,看了,摇头,作罢。二人不气馁,背着十几公斤马铃薯,坐着火车满世界招商,最终才说服国圣食品公司入驻园区,从事马铃薯加工。

  如今,援宁群体在西海固播下的产业种子,正在茁壮成长。一批闽宁产业园区发展壮大,为当地扶贫事业注入内生动力。

  西吉的马铃薯产业冲破制约,打通全产业链,成为西海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样板;泾源已建成牛肉加工、草畜饲料、农民养牛合作社体系,发展成为西北地区肉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隆德的中药材基地联合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带动家家户户种植中药材,传统产业迎来新春天。

  深度协作,山海相连奔小康

  每隔一周,宁夏姑娘王巧琳总要给福州的“爸爸妈妈”打一个视频电话。但实际上,她跟两位老人并无血缘关系。

  20多年前,王巧琳的父亲在山坡上种地时不慎跌下悬崖,在炕上一躺就是8年。这一摔,也让王家的生活跌入谷底。“顿顿吃土豆蘸盐,麦子要攒起来换钱,供弟弟妹妹读书。”王巧琳说,贫困遮住了自己的未来。这时,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福州十八中教师李丹将助学捐款打到她的账户上。那一刻,王巧琳感觉自己重新拿到了一张通往大山外世界的通行证。

  2006年,李丹瞒着家人来到德隆县二中支教,决心“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支教结束回到福建后,她却不幸罹患白血病。弥留之际,李丹依然牵挂着教育扶贫事业:“把剩余的医药费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吧!”

  在李丹帮助下,王巧琳的命运得到改写。她考到了九江的一所学校,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梦。出于感恩之情,王巧琳把李丹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斩断穷根,教育先行。年仅27岁的李丹走了,更多的“李丹”来了。24年来,福建1146名优秀教师和267名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与支教团的优秀学子来到宁夏支教,把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温柔地播撒在孩子们心中,引领他们走出大山,去看比海更广阔的世界。

  援宁干部来了,企业家来了,援宁医生来了,支教老师来了,科研工作者来了……他们推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由单一的经济合作发展为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深度协作,开创多方参与、协同与共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苦水、风沙、遗传和缺医少药,导致西海固群众胆结石、眼部翼状胬肉、先天性心脏病等地方病高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脱贫路上的绊脚石。1996年至今,福建先后派出近千名医疗专家和青年志愿者,援建妇幼保健院和各类医疗卫生院所323个,为数万名山区百姓开展义诊和疑难杂症治疗。

  深度协作,孕育内生动力,形成了反哺故乡的力量。

  通过劳务输出,一批又一批宁夏乡民走出西海固,在福建掌握了技术,积累了经验,开拓了眼界,积攒了资金。在第九批福建援宁干部领队陈星的呼唤下,他们回到西吉县震湖乡创办闽宁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创办黑山羊养殖合作社,成立珍珠鸡养殖家庭农场,开办再生塑料加工厂……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联农带农,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培育起本土产业集群。

  携手奔小康,山海亦相通。

  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接力棒的最新传递者,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宁工作队领队黄水木动情地说:“援宁成了我们人生重要的经历,宁夏也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接力攀登,以水滴石穿的韧劲,为建设美丽新宁夏贡献力量。”

  (记者 张辉 吴毓健)

水滴石穿 闽宁情长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