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莆田留青竹刻:精湛刀法做“文章” 毫厘青筠雕“乾坤”

2020-06-09 11:20:27  来源:东南网
  

  匠心独运 手艺人接力传承

莆田留青竹刻:精湛刀法做“文章” 毫厘青筠雕“乾坤”

刘志高的留青竹刻作品。东南网记者杨超斌 摄

  艺术需要传承和创新,才有特色和价值。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工艺品市场尚未形成规模,许多“手艺人”靠手艺仅能维持生活。留青竹刻更属于冷门艺术,那时花一两个月刻的一片作品还不值百元。因喜欢留青竹刻,刘志高将其作为修身养性的习惯。

  “小时候,在前辈们的熏陶下,我对留青竹刻情有独钟,常跟在他们背后观察学习。念初中时,我边学功课边学雕刻。希望世代相传的刘氏竹刻工艺不要到我们这一代荒废。”刘志高回忆说。

  留青竹刻工艺技法要求创作者具备绘画、书法等功底。“先有基础,才能入刻。”刘志高从小阅读家中古籍,同时学画。1992年初中毕业,自幼酷爱绘画的刘志高进入厦门鼓浪屿学国画,并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研修山水画。他接过祖传的“接力棒”,潜心钻研留青竹刻艺术。此后,整整7年时间,他甘于寂寞和清贫,常常独守雕刻室,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用绣花针般的刀具勤练刀法。

莆田留青竹刻:精湛刀法做“文章” 毫厘青筠雕“乾坤”

留青竹刻制作工具。东南网记者杨超斌 摄

  在工作室里,刘志高向笔者展示了形如楔子的刀刃。他说,每次创作都是漫长的过程,有时一天只能刻三、四个字。刻画比刻字更复杂,用的刀具更多。有圆头的、扁头弧形似铲子的,大大小小超过20把。一幅30厘米×10厘米的作品,得刻一两个月。

  刻刀掠过,竹花翻卷。刘志高“刀起刀落”,技法娴熟,将寻常的竹子化为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留青竹刻制作顺序为描画、割线、刮面、铲底、采皮、挑腹、打磨等。只有沉下心来,才能在竹刻技法上不断突破,雕出精品。”

莆田留青竹刻:精湛刀法做“文章” 毫厘青筠雕“乾坤”

刘志高创作留青竹刻。东南网记者杨超斌 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志高传承前人精华,几乎每个月都能钻研出新的刀法。古人雕刻时,留下青皮为底,底是留青艺术的关键。如今,他推陈出新,凝聚了闽派文人竹刻技法理论体系,创造出三种技法:陷地阳文雕、留阳去阴雕和薄文皮刻,成功地尝试着把青皮全部去掉,没有留青,却依旧用留青技法雕出艺术精品。此外,他还大胆尝试把玉、石、木、砖、牙、角等不同材料的几十种刻法引入竹刻中。“作为一名传承者,必须要有创新,让家族传承的艺术适应新时代。”刘志高说。

  经近30多年的潜心专研,刘志高博取众长,雕刻“乾坤”,其作品层出不穷,先后荣获杭州西湖精品博览会、中国国家级艺术大师精品创新金奖、米兰世博会艺术创新金奖、世界华人艺术成就奖等,被多所大学援予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