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足球精神代代相传:鼓浪屿人踢球 踢进柏林奥运会

2019-08-28 09:37:03  来源:厦门网
  

  传承

  足球人才接续执教母校 元老积极推广足球文化

足球精神代代相传:鼓浪屿人踢球 踢进柏林奥运会

程嘉福(左一)参加世界华人元老足球邀请赛留影。 (何永三供图)

  鼓浪屿足球的辉煌,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工作者以及足球教练共同缔造。

  作为职业球员的程嘉福在省队服完役,便去了武汉体院读书,1966年他选择回到鼓浪屿人民小学当体育老师,将自己的后半生交给了鼓浪屿以及厦门的足球事业,直至1990年退休。数数自己带出来的足球人才,程嘉福说,起码有50个以上的足球尖子,他们大都成为省市主力,而一些专业球员在退役后,再承他的衣钵,为鼓浪屿甚至厦门足球培养后备力量。在他的弟子中,比如曾入选国家队的王介福、本土资深教练高达明、厦门市足协副秘书长林力斌等,如今都继续深耕厦门的足球事业。

  何永三在1980年退役后,更是直接回到母校厦门二中担任体育老师,直到退休。在厦门二中执教期间,担任校足球队教练的他,带着队伍连续18次夺得厦门市中小学生U18足球比赛冠军。而自1992年恢复福建省中学足球比赛以来,厦门二中只有一次让冠军旁落。不仅如此,在何永三的培养下,厦门二中还为厦门蓝狮青年队输送了多名队员。

  今年已82岁的郑梦熊,虽然没有像程嘉福以及何永三那样有着辉煌的职业经历,但这位老人也是很多二中校友心中的模范教练。年轻时,郑梦熊没有机会成为校队主力,可是对足球无比热爱的他,疯狂地练着自己的“黄金左脚”,只为成为校队一员。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到鼓浪屿从事自己喜欢的足球教练工作,培养了许多人才。1984年厦门二中首开先河成立女子足球队,首任教练就是郑梦熊,而他还曾教过何永三。

  事实上,鼓浪屿足球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一代代优秀球员对足球事业的接力,更体现在老校友发挥余热,将足球文化做更大程度的宣传和普及。在这方面,成立于1989年的厦门英华校友足球俱乐部可谓是传播足球文化的“功臣”。俱乐部中如程嘉福、邓光兴、叶力等曾经当过职业球员的老校友们,甚至还组成英华元老足球队,经常出访参赛,在国内外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作为俱乐部的发起人之一,程嘉福前几年每周末都会和一些老校友踢上一场,如今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顾及身体,很少再上场了。但每周他依然会回到鼓浪屿和老友们聚上一聚,大家永远有聊不完的足球话题。在他看来,俱乐部以及元老队既联系了海内外校友的感情,又很好地推广了鼓浪屿足球文化。他们甚至还邀请过最辉煌时期的女足国家队队员,来琴岛和元老队踢友谊赛。“当时鼓浪屿体育场四周围满了人。”程嘉福回忆道,岛上居民都跑来观看,大家对足球的热情达到顶点。

  趣闻

  橡胶球、修车店和万里鞋

  事实上,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鼓浪屿孩子并没有像样的足球可以踢。据老鼓浪屿人李世伟介绍,当时踢的球是一种橡胶球,球身颜色一半红色一半白色。这个橡胶球同样需要充气才能踢。

  当时,龙头路附近有一家修自行车的生意非常好,因为橡胶球不耐踢,时常会破,孩子们只能找修自行车的人用补胎技术修补橡胶球。橡胶球踢上一段时间就没气了,还得去他那里充气,而充一次气需要几分钱。

  说到当时踢球的情形,李世伟回忆说,大家几乎都是光脚踢,能穿鞋踢的都是少数。由于光脚踢,难免脚受伤,而踢球的快乐似乎冲淡了疼痛,大家几乎都不在意这些事。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流行一种鞋名叫万里鞋,大家会穿着万里鞋来踢球。

  当时鼓浪屿踢球氛围非常好,经常举行友谊赛,鼓浪屿体育场围满了居民,大人小孩常去观战。那个时代鼓浪屿的洪摩西、程嘉福等是家喻户晓的足球明星,他们在场上奔跑的英姿至今还让很多人难以忘怀。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