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 最高可获2000万元补助
4、支持企业建设实验室
政策原文:鼓励“三高”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在符合其他条件前提下,上年度营业收入申报条件放宽至1亿元。对认定的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给予200万元一次性补助。
问:为什么要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
答:重点实验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活动,是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是根据厦门产业和社会发展及前沿科技布局需要,依托厦门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建设的科研平台,遵照自愿申报、自主投入、自主建设的原则,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问:如何申报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
答:市级重点实验室的认定应先进行备案,市科技局一般在上半年开展备案工作,符合《厦门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厦科联〔2017〕44号)的备案条件予以备案。一般在下半年开展认定工作,通过备案一年以上且符合认定条件的重点实验室予以确认和兑现政策。“三高”企业和民营企业建设市重点实验室,要获得认定,其上年度销售收入需不低于1亿元(其他企业为不低于3亿元),通过认定后,申请单位可获得资助200万元(其他资助100万元)。
市科技局每年分别开展一次市重点实验室备案和认定工作,会分别发布备案和认定的通知,请关注市科技局网站、微信公众号。
5、加快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政策原文:支持“三高”企业联合业内骨干企业和相关高校院所共建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对认定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的,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补助。
问:为什么要进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答:国家科研基地改革方案发布后,原科技部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再认定,新增了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是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主要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对龙头企业不突出的行业,也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协同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
问:技术创新中心何时开展认定?
答:厦门市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目前正在起草中,预计于2019年第四季度印发,届时将会在厦门市科技局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发布后将立即开展技术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
6、鼓励创办新型研发机构
政策原文:“三高”企业在厦建设市场化运作、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经认定后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初创期建设经费补助;经确认为重大研发机构的,一次性补足至500万元。对研发机构使用非财政资金新购入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的,给予购置经费50%后补助,5年内新型研发机构最高补助3000万元、重大研发机构最高补助5000万元。新型研发机构每成功孵化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重大研发机构每两年评估一次,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绩效奖励。
问:如何定义新型研发机构?
答:新型研发机构是指发起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新型研发机构应符合厦门市“双千亿”工作方向,围绕生物医药、物联网、大数据、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科技企业孵化等活动的科研实体。
问:申请认定新型研发机构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新型研发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新型研发机构:在厦取得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的独立法人机构,并稳定运营1年以上;在厦办公和科研场所不少于200平方米;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万元;年度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含厦门本地财政扶持资金)达200万元以上,且占年收入总额的30%以上;常驻研发人员不少于10人,研发人员占职工总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年度合同研发、科技服务和股权投资收益占年收入总额的30%以上。
另一类是重大研发机构:科研场所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研发设备价值不少于1000万元;年度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达500万元以上;常驻研发人员不少于20人;已孵化和引进2家以上科技型企业,或合同研发、科技服务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等。

- 福建六部门出台意见 支持科技工作者“三创”(2019-08-04 09:28:18)
- 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名单公布 123家泉企入选(2019-08-03 11:57:53)
- 福建出台鼓励和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三创”意见(2019-08-02 08:41:25)
- 解决少子化危机 台当局育儿三项补助新制将上路(2019-07-31 15:53:29)
- 厦门科技小巨人入库企业超850家 领军企业443家(2019-07-31 08:40:12)
- 科特派助力政和姬松葺产业发展(2019-07-31 08:33:32)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