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漳州“110”:以人民为中心 做人民的保护神

2019-03-11 15:17:22  来源:闽南日报
  

  “人民的110,现在更快更灵”

  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29年来,“漳州110”改革创新的脚步从不停歇,先后进行了5次重大警务机制改革。

  1998年,漳州市区正式启动了以“漳州110”为主力军,以文明创建、承诺践诺、诚信服务为主要形式的110社会服务联动机制;2000年,漳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正式成立,实行巡指分离,形成以指挥中心为龙头、“漳州110”为主体的“点、线、面”结合的巡防体系;2016年以来,“漳州110”不断推动接处警工作转型升级,构建了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和智能化指挥、精准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的“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

  一次次的改革背后,都彰显着更加主动、更加快速、更加高效的时代特征。

  “接警环节,42秒”。去年12月26日晚,“漳州110”接警员接到群众报警,腾飞路华元小区里有名男子持刀欲砍人,接警员立即通过对讲机指令路面梯队前往处置,这过程仅用时42秒。

  “处置警情,2分45秒”。正于路面巡逻距离事发点最近的613梯队随即赶到并制服持刀男子,这过程也仅用时2分45秒。

  “快,就是‘漳州110’的生命线。”这句话从建队伊始,便已筑牢在每个民警的心中,贯穿在接处警的各个环节。

  早期,值班民警为能快速出警,养成睡觉“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的“三不脱”习惯,甚至改跑下楼为滑铁杆下楼,仅仅也是为了节省那30秒跑楼梯的接处警时间。

  现在,八件套腰带禁止离身,警车岗亭停靠车头需朝外……

  对快的执着,“漳州110”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面对记者的疑惑,民警林泽斌用一个小故事向记者阐述道。

  当时,是个三伏天的中午,林泽斌和中队长王建龙刚处理完一起纠纷,渴得不行,路过岗亭时,林泽斌接了一大杯水,“咕咚”一下喝完,顺手要再接水时,被王建龙拦住了。

  “解渴就好,别喝多,万一待会儿上厕所时警情发生,可是要耽误个几十秒。可咱们的一秒,可能就是人民群众生与死的时间差啊!”林泽斌听后,便默默地放下了杯子。

  更快、更准,造就更强。全市12个县(市、区)全面实行“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以来,年均接警11.38万余起,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800余人,现场抓获率不断提升。“咱们的110,随叫随到,是真灵。”市民吴全富点赞道。

  “漳州110,社会效应不断显现”

  永葆初心、永葆活力,便能永放光芒。

  29年来,“漳州110”所获成绩斐然:每年群众满意率均100%;警队38批次457人无违法违纪;107人次立功受奖,47次获得省部级以上集体表彰,涌现出全国一级英模郭韶翔,二级英模张志民、陈伟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许佳。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也曾多次到“漳州110”考察指导,赞誉他们是“人民的保护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漳州110”精神的感召和带动下,漳州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呈现新局面,辐射引领出共治善治新格局。设立“反诈110”,健全完善反诈骗智慧信息系统;成立“交通110”,与城管部门联动,共同负担抢险救灾、应急增援等任务;建立“民生110”,推动64个市直部门联动公职,最大范围回应民生诉求;创立“民间110”,研发推广“芗里芗亲”APP,汇聚28万志愿者力量,开辟专群结合的新路子。

  “提早6分钟”。去年6月29日,曾某报警称被以冒充朋友的方式骗走5000元,反诈骗中心(“反诈110”)迅速将诈骗账户推送至所属市直建行,经查询,最终成功在三级诈骗账户止付4950元,比该被骗款项到账时间还早6分钟。

  “黄金四分钟”。去年5月30日傍晚,市区一名女子在电动车上大口喘气,全身僵直,疑似呼吸、心跳骤停。此时,“芗里芗亲”(“民间110”)志愿者、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师黄玉琴恰巧带着三名学生在此群防,她们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并对病人实施“黄金四分钟”抢救法,当救护车到达时,病人已恢复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脱离了危险。

  ……

  听,那一个个发生在“漳州110”与群众间的故事,又在九龙江畔的街头巷尾里回响着。

  (记者 张志鹏)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