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大力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幸福院里夕阳美
资金多方筹措
建设幸福院,需要不菲的资金。其公益属性,又需要持续投入运营资金,钱从哪里来?
福清市既没有选择财政大包大揽,也没有把担子扔给村里,而是按照“个人出一点、村里筹一点、镇里补一点、市里拨一点、乡贤捐一点”的原则,多方筹措建设和运营资金,以保障农村幸福院运营可持续发展。
以周店村为例,自幸福院投入运营以来,已投入建设和运营资金30万元,预计每年运营资金需要10万元。“如果入院老人数量持续增长,运营资金还得翻倍,因为只有午餐象征性收费,其他服务均免费提供。”纪敏介绍,政府拨补和乡贤捐赠,是主要资金来源。
为建设好幸福院,一方面,福清市积极对接上级补助,2018年有7个农村幸福院列入省、福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至去年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90.5万元,其中吸收上级补助119万元;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民间参与,引导乡贤群体支持养老领域的民生工程。据统计,2018年全市幸福院建设累计投资1631万元,其中来自乡贤投资约700万元。
在幸福院运营方面,如果引进市场化团队,势必大幅拉高成本。因此,福清各个试点幸福院纷纷组建起精干的院务管理团队。
以南湾村幸福院为例,热心乡贤杨效龙承担起院务管理的重任,他组织起由财务、厨师、保洁等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大多数成员都是热心村民,纯义务劳动,从而减少运营开支。“现在每月运营投入4000多元,其中厨师、保洁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大多数钱都花在了老人身上。”杨效龙说。
音西街道龙溪村在配备运营管理人员时,除了募集党员志愿者参与服务,还吸收了不少身体硬朗的老人,让他们照顾年纪大、腿脚不便的老人,初步形成了互帮互助、互相照顾的良性循环。
试点形成经验
虽然幸福院试点时间不长,但取得的积极效应十分明显。在南湾村,企业家杨效其的母亲陈月英老人,为感谢幸福院的照顾,动员其子捐款3.5万元购买面、蛋、花生油等慰问品分给老人;杨玉英老人考虑到幸福院的老人外出购物不便,动员其子杨勇龙为村里捐建爱心便民超市,商品均以成本价销售给村民……
更为可贵的是,这些试点幸福院已经形成成熟的建设、运营经验——利用闲置学校、闲置房屋等场所因地制宜改扩建,通过政府拨补、乡贤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依托热心乡贤和村民组建运营团队等,用低投入实现“高产出”。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试点幸福院在医养结合方面作出了探索。音西街道龙溪村幸福院与音西卫生院建立合作,卫生院定期派医生来为老人们量血压、做义诊、提供健康咨询,经常监测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最大程度保证了老人们的身体健康。
今年,针对大多数村庄仍没有幸福院、养老服务依然存在短板的现状,福清市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准备全面铺开幸福院建设。2019年建设数量将达到250家,满足更多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目前,福清市已制定《农村幸福院工作指南》《农村幸福院验收考评细则(试行)》等建设制度。按照规定,今后,每个幸福院都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置厨房、餐厅、保健室、休息房、阅览室、健身房等设施,让幸福院成为设备齐全、温馨如家的老年人快乐港湾。
“农村幸福院建设是福清市推动乡村振兴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是市委、市政府惠民工程。下一步,福清市将以更大力度实施农村幸福院建设,不断提高覆盖率。同时,从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升幸福院的建设和运营水平,增强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福清市领导表示。
(记者 段金柱 卞军凯 通讯员 毛晨熙)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