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苦寨坑:从考古发现到遗址公园
保护窑址,搬走企业
2017年4月,苦寨坑遗址获评201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奖”。2017年5月,介福乡获评“中国陶瓷之乡”。去年9月,苦寨坑窑址又被列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华夏早期文明的见证,苦寨坑遗址的历史意义无需赘言。但如何保护好这一遗址,让古老的历史活在当下,是遗址挖掘后面临的问题。
“对苦寨坑的发掘仅仅是了解泉州原始瓷的开始,今后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开展。”陈建中表示,与古窑址相关的作坊区、生活区、墓葬区等都尚未发现,这有待于今后开展进一步的发掘。
对于原始窑址的保护,永春当地不遗余力。2016年,介福乡有一家大型陶瓷企业扩建厂房,在苦寨坑原始瓷窑址周围的坑刀山上挖掘施工,意外发现了一些陶瓷碎片,企业马上停工并报县文物部门。这次对坑刀山进行的考古发掘,发现两处保存较好的6座窑炉遗迹。“窑炉状况保存良好,窑尾还有完整的烟囱,填补了苦寨坑窑址没有发现烟囱的空白。”永春县博物馆馆长曾汉祥说。为保护坑刀山古窑址,永春县马上引导这家陶瓷企业异地投建。
长期日晒雨淋,不利于露天窑址的保护,在介福乡主导下,保护棚工程很快提上议事日程。据介绍,该工程主要以钢结构为框架,总建筑面积985平方米,其中廊亭建筑面积639平方米,并采用仿古建筑设计。截至目前,工程建设过半,预计还需投入200万元。据介福乡党委书记林文永介绍,乡里还为坑刀山古窑址搭建了简易保护棚,建设面积280多平方米,棚高2.83米,设立保护墙体,同时邀请省级专业团队制定保护方案,完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这些遗址,介福乡已投入600多万元。
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23日,在紫美村由旧瓷厂厂房改造而成的陶瓷文创展示区里,三三两两的游客在参观古代制陶工艺流程。展厅另一边,孩子们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体验制作陶坯的乐趣。
去年,为进行活态化的保护尝试,紫美村开始建设以古窑址保护开发为带动的陶瓷产业文化景观带,包括瓷源文化墙、海丝之舟、柴烧研究所、闽台大师工作室、龙窑景观带、夏商古窑址驿站、原始青瓷博物馆、陶瓷青创中心、现代陶瓷观光工厂等。景观带既美化了乡村工厂,又丰富了瓷乡底蕴,为游客了解原始制瓷工艺提供了科普平台。
去年,永春县制定了《福建省永春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纲要(2018—2030)》,提出建设集考古科研、文化旅游、陶瓷游乐、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特色业态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正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通过省文物局专家评审会。”永春县文体旅游局局长林永圣介绍说,今年将重点建设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对原始瓷窑址作进一步的保护规划。同时,在这个区域继续开展调查发掘工作,并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在这个过程中,原始瓷窑址保护规划的编制是重中之重,要尽力保护好窑址的原貎及其完整性,减少一切对文物本体的干预和破坏,改善文物环境。“春节后,我们将邀请全国顶级文物专家和省文物专家对保护规划再进一步完善。”林永圣表示。
(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姚德纯)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