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员大爷30年资助40余贫困学子 曾为做慈善卖房
2008年,赵大爷从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的消息,一次性为灾区捐助了3000元;福利院里的唇腭裂儿童,赵大爷会带到家中照顾;得知16岁的孩子需要医药费,赵大爷便毫不犹豫去银行汇款……
“还有抚顺县救兵山的那孩子们,辽西的孩子们,福利院的孩子们....。。”说起捐助,赵永久滔滔不绝,仿佛永远也说不尽那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赵永久与他的荣誉证书。 于海洋 摄
30多年慈善路的背后
1976年,赵永久的父亲因工伤去世,体弱的母亲与家里的两个孩子相依为命,有太多的辛酸与不易,正是那些善良人的关心与爱,让这个失去顶梁柱的家庭再次拥有了温度。
那年赵永久15岁,他清晰的记得左邻右舍的阿姨经常送来的热乎饭菜;天气冷了,工人师傅免费帮忙修门窗;父亲单位的叔叔手把手的教自己手艺。“那时候我就下决心了,以后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回报社会。”赵永久说。
赵永久。于海洋 摄
2006年,赵永久在纺织器材厂下岗后,就一直从事保洁工作。他工资不高,生活条件也不优越,但他一直坚持做慈善,纵使他和妻子两人近两万元的买断资金也捐了出去。
2007年,赵永久一家人入不敷出,为坚持捐助贫困学子,赵永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卖了家里的唯一住房,一家人搬进了只有30平方米的出租屋,赵永久坚定的说:“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我要把这份爱一直传递下去。”
如今,赵永久一家居住在沈阳市大东区的一处公租房里,“这里比之前的单间宽敞多了,供暖也好,租金较以前也少了很多,我可以节省更多的钱捐给孩子们。”赵永久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赵永久的午饭总是一碗面。于海洋 摄
把这份爱一直传递下去
有很多人不理解赵永久,包括老赵的妻子杨萍也坦言:“开始真的不理解他,自己的家都不富裕,还怎么帮助别人,到底为了什么?”
杨萍说,“后来他带我去了一个贫困的村子,看到那里的孩子过得太艰苦了,我也就理解了,老赵做的事儿是对的,我们虽然不富裕,但是能帮一把是一把。”
如今,妻子和女儿已是老赵最坚强的后盾,她们跟随着老赵的脚步温暖了无数学子的心。
赵永久说:“我做这一切都不图回报,但我能感受到,我付出的爱正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渐渐地回到我身边。我帮别人,别人也帮我。”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