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型政府”,福建在行动
“放管服”成就“获得感”
过去一年,福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方方面面成效显著——
出台政策方面,《福建省提升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实施,并成立省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改善营商环境的工作有了强劲的“推动力”;制定《践行“马上就办”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方案》,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被纳入各设区市政府年度绩效考评内容。
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方面,我省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行“非禁即入”;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列表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公布“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理事项达86%;推行“四级四同”纵向清单,实现同事项同标准审批。
提升审批服务质量方面,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大幅度取消,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零材料、零环节、零上门”;“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行,实现“三十一证合一”;企业开办环节精简至3个,全省实现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省级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精简50%以上。
此外,我省还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省网上办事大厅不但与43个省直部门和各市、县互联互通,还有了手机版、微信版;以闽政通APP为基础的全省一体化移动便民服务平台初步构建;全省统一的电子证照数据库已入库电子证照4253万项,以公民身份证和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的信息化管理目标逐步实现……
“审批环节少了!”“不用再跑好几个部门了!”“手机点点就能搞定!”……改变见微知著,获得感实实在在。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新增80.7万户,同比增长27.6%。
“过去一年,福建在营商环境的打造上可谓硕果累累。应该看到,福建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流的营商环境做保障,这在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与企业持续打造诚信公平、充分竞争的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和维护体现‘亲’‘清’特点的政商关系,让企业家把更多精力放在按规则、规律经营上,这也将是接下来的政府工作的着力点。”省委党校教授蒋国发表示。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一系列打造公平环境、完善政府服务的举措,自中央到地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给福建民营企业家增添更多信心。这两日,在分组讨论中,来自企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对未来充满期待。他们也就如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省融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忠旗认为,要鼓励党政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从目前来看,部分企业对惠企政策知晓率不高,对政府而言,可以依托大数据,建立政商沟通云平台,让民企找政策有目标,反映问题有渠道。”
“民营经济是福建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也是新福建建设的关键所在。期待政府能在产学研对接、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给予民营中小企业更精准的扶持。”省政协委员、威诺数控有限公司董事长翁强说。他建议,政府要建立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机制,合理设定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以此检验营商环境是否有所优化、群众办事是否更加便利、发展环境是否改善,倒逼各地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省政协委员、鸿星尔克体育用品公司董事长吴荣照认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破除“清而不亲”“清而不为”。“可参考省外的经验,开出政商交往的正面和负面清单,鼓励党政机关人员主动靠前服务;成立专门部门监督政策落实,让企业家对政策的感受更有温度。”
省人大代表、安踏集团副总裁兼党委书记毕明伟认为,构建好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民营企业至关重要。当前,各个城市都有各自的人才政策,但多集中在高精尖人才方面,而针对企业亟须的专业人才,政策覆盖面较窄,相关限制较多。他建议,要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返还、人才保障性住房等政策。
参加省两会的企业家代表、委员们坚定表示,将自觉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共同推动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增强政策应用便利性,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