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龙津溪引水工程获“大禹奖” 为厦漳首次
施工先进
施工积极应用四新技术(在行业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技术)。隧洞断面为底宽3.0米、直径3.9米的扩底圆形断面,单头掘进达4129米,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采用扩大导洞异位全断面开挖、抽出压入结合式通风、装运一体化运渣的掘进方法,解决了小断面长距离隧洞的开挖难题。创新采用小变大变截面过渡段隧洞斜坡导硐部分施工方法,解决了井底车场扩挖施工的难题,两项技术都获得水利行业工法。
隧洞施工遇富水花岗岩断层破碎带,通过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新型超高压双浆液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保障了施工安全,此技术已撰写成专著、公开出版。
闸墩混凝土浇筑采用多套大型异形钢模板和清水混凝土先进施工技术,保证了混凝土质量。
项目已荣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2016年经省水利厅复核,推荐为全国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
质量优良
工程开工伊始就确定了“争创大禹奖”的创优目标,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建筑物内外建筑处理实用美观,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良好。隧洞轮廓面成型规则,表面平整,平均半孔残孔率超过90%,杆杆相连。闸坝混凝土表面平整洁净、内饰外光。项目共划分为4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外观质量得分率均达到90%以上,工程资料完整齐全,经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核定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
运行可靠效益显著
自2017年8月正式下闸蓄水以来,运行稳定,效益显著,圆满完成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应急供水保障任务,解决困扰厦门百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同时还积淀出新时代的“枋洋精神”,为后续项目建设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工程的建成标志着厦门成功开辟第二条水源通道,实现了厦漳“同饮一江水,共绘大蓝图”的夙愿,为厦门市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加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名片
龙津溪引水工程
龙津溪引水工程是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包括溪口闸坝和溪口-许庄引水隧洞两个部分。溪口闸坝正常蓄水位70米,最大坝高21米,库容304万立方米,集雨面积达463平方公里。闸坝设有4扇弧形闸门,每扇宽13.5米,高10米,重约70吨。溪口闸坝的作用不在于蓄水,而是要在原水进入引水隧洞前抬高水位,让原水能够实现自流输送。
溪口-许庄引水隧洞全长13.842公里,每天可以把约50万立方米的原水输送到厦门。它是一条自流隧洞,利用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落差,让原水从长泰自己“跑”到厦门。这种隧洞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能源,无须加压。
背景
大禹奖
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是全国水利工程行业优质工程的最高奖项,评选以工程质量为主,兼顾工程建设管理、工程效益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的优秀工程,由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组织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评选工作按申报、初审、现场复查、评审和奖励等程序进行。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