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建省人大:马上就办,三个月作出三项决定决议

2018-12-21 09:14:26  来源:福建日报
  

  打好“组合拳”,让清新福建更清新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是历史上山清水美的福州给古代诗人留下的美好印象,更是如今福建生态环境的生动写照。为了守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一代代人作出了不懈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期间就强调“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后来他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构想。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将环境保护作为人大工作的“重头戏”,综合运用立法、监督等多种方式,为守住绿水青山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立法方面,2016年福建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了水土保持、湿地保护、城乡供水等多部具有福建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实现了从陆地、流域到海洋的全过程闭合保护,从农村到城市的管控保护,从饮用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立法越来越严,效果越来越好”成为许多当地老百姓的深切感受。

  数据显示,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2017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2个百分点;福州、厦门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分列第五名、第四名,“清新福建”已成为福建的亮丽名片。

  在今年7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栗战书委员长鼓励地方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先于国家进行立法,并要求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2018年年底前,制定或修改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条例。今年6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在此基础上,9月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初次审议了《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条例草案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细化了上位法的规定。这次会议还全票通过了《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首次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发展理念写入福建省法规。

  监督方面,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审议报告、专题询问等形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基础。多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执法检查,举办饮用水安全保障、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城乡生活垃圾管理等多场专题询问,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满意度测评,并连续多年将农村污水、垃圾、环境质量、特色小镇建设等相关建议作为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的重点建议。

  紧跟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步伐,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加开常委会会议,于今年8月16日表决通过《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决议》。这是省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在全国省级人大中率先出台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议。

  决议强调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法制保障,维护法律权威,勇于先行先试,促进全民共治,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福建贡献力量。

  生态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一位省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福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将进一步有效发挥职能作用,鼓励各级人大代表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