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焦虑、马屁、戏精、广告……家长群渐渐多了小无奈

2018-09-26 11:47:48  来源:重庆晚报
  

  老师

  家长群变咨询群 各种琐事应接不暇

  “一开始我会在群里发些孩子上课的照片,就是随手拍了发。”在九龙坡区华福大道金科阳光小镇上班的君君老师告诉记者,“但后来我发现自己做错了。”为啥呢?因为发现照片中没有自己孩子的家长,就会在群里问她,自己孩子的情况。其他家长看到了,也会跟着问,“君君老师,我的孩子现在在干嘛呢?”要是不理,家长还会连续问,不厌其烦。“我现在再不敢随手发一个孩子的照片了。”君君老师说,“要发就发个集体照,一个也不落下。”君君告诉记者,当时她还是刚入行的新老师,发点上课照片,是想让家长了解一下教学情况。“现在家长群都成了咨询群了。”君君老师有些无奈地说,有一次,她11点半了还在群里回复家长孩子在校的情况。“一次两次倒没事,若其他家长都这样,我怕连写教案的时间都没有了。”

  教了4年英语的李老师则告诉记者,她目前是初中班主任,也会常常在群里遇到有家长留言:“老师,请让某某放学后到他外婆那里”“老师,请告诉某某回家自己热饭吃”等。有时发了班级活动照以后,还有家长问“为什么没有我的娃儿,看都看不清楚”。“我觉得这样很不利于我工作开展。”李老师说,她觉得群的初衷本就是发学校通知、布置家庭作业等,结果到后来变成了各种琐事。而对于这些,李老师一般都是看得到就回复,“但有时遇到不礼貌的家长,心里也不舒服。”

  调查

  “你觉得家长群里该说啥?”

  七成家长选择“没正经事别在群里说话”

  据华商晨报的一项匿名调查报告显示,关于“你觉得家长群里该说啥?”在调查的55位班主任中,全部都选择了“没正经事别在群里说话”的选项。老师说,家长微信群其实就是一个通知群,不是沟通群,没事的时候都不希望家长在里面发任何内容,有什么问题最好私信沟通。

  而在家长群里,90%老师最反感家长“发负能量的信息”的行为。一位老师说,有的家长在群里发布信息时,有可能招来其他家长的攻击,群内吵架也会发生,这是老师最不希望看到的。

  随后记者也将此问题,在60人的微信群中做了调查,这里面都是孩子的父母。对于这一问题,有七成家长也同意老师看法。一位叫“橙子妈”的网友告诉记者,她不想每天别人家小孩的在校情况在自己手机里刷屏,“如果有一位家长请老师这么做了,必然也有其他家长这么做,那群就变成了孩子在学校的监视群。”另一位李爸爸则提议,“发消息就够了,其他有事情请找老师私聊。”

  在家长的调查过程中,还有两成人表示,既然群已经建立了,偶尔问一两句孩子的在校情况,老师回复起来也是顺便的事,没必要小题大做。剩下一成人表示,要看情况而定。

  专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家长群是工作交流群 无关信息请撤回

  家长群只是一个工作交流群,老师在群里发布家长会、学校通知等相关消息,让家长知晓就够了。家长群不是家长们育儿经的交流群,也不是打听孩子在学校状况的打听群。老师都在上课、备教案,哪有时间在群里闲聊呢?家长和老师也没必要通过群这种方式走得亲近,有关于孩子的情况想要了解,可以到学校看看,或者找老师私聊,打电话等各种方式,不用在家长群里聊。

  要解决这种方式,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立好规矩。可在显眼位置提醒:本群只发布关于学校工作、通知等消息。若遇到其他消息,可由群主提示“对不起,无关消息,请撤回!”当然,要是家长们比较活跃,愿意私下交流,可以自己私下自愿组群。让家长群回归本位,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样才会让工作愉快顺利地开展下去。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