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速度”给力4条河道建设完成 内河美景重现
金秋九月,福州仓山区群众正收获着沉甸甸的生态果实——目前,仓山区水系综合治理已进入“卷地毯”攻坚扫尾阶段。8月30日,飞凤河、马洲支河等4条河道建设完成,秀美内河重现旖旎风光。
按照计划,其他河道的治理也快马加鞭推进:9月30日前完成浦上河、龙津一支河等13条河道建设,10月30日前完成半洋亭河建设,11月30日前完成洋洽河、白湖亭河等5条河道建设,12月30日前完成红旗浦河、龙津河等8条河道建设……
水系治理见成效,生态福利惠民生。这得益于仓山全区上下提振精气神、奋力攻坚迸发的激情和干劲。区领导带头冲锋在一线,征迁人员迎难而上“啃骨头”;建立“一中心四机制”,“保姆式服务”无缝对接,创下水系综合治理“仓山速度”。
征迁加速度 助力水系治理提速
和很多城区一样,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仓山区也患上了内河河道被侵占、水体黑臭等“城市病”。让内河尽快恢复水清河畅美景,是仓山群众的期待。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仓山区迅速贯彻落实福州市委、市政府城区水系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提振精气神,马上见行动,打响“黑臭水体治理歼灭战”。
征迁是水系治理第一步。面对征迁难题,仓山区各级干部迎难而上,勠力同心,屡创征迁工作“仓山速度”。
“总长4.6公里的白湖亭河,就是治理提速的代表。”福州市水务集团龙津阳岐片区水系治理项目负责人张作朝介绍说,该项目去年按照“6米线”先行拆除到位后,在治理过程中遇到了运输通道和施工作业面不足的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仓山区提前启动了郭宅旧改二期项目,在短短半个月内完成了31栋房屋的征迁,直接为河道施工扩增了7000平方米面积,施工作业面由此前的6米拓宽到12米。“项目治理加快推进,多亏仓山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张作朝说。
龙津河、跃进河等水系治理过程中,也同样感受到“仓山速度”的力量。据介绍,今年仓山区有11条支流需要实施征迁,目前,除浦上支河并入金山绿轴项目一并实施征迁外,其余10条支流均已完成征迁交地任务,实现征迁面积20万平方米。
保姆式服务 保障内河美景再现
过去,又脏又臭,路人捂鼻而过;现在,碧波荡漾,绿草茵茵,美丽如画。这是位于仓山区的台屿河的“蝶变”。
台屿河由内而外焕然一新,离不开仓山区建立的“保姆式服务”。今年以来,仓山区建立水系黑臭治理迎检应急指挥中心,以及责任保障机制、问题清单机制、现场决策机制、督查问责机制,以“一中心四机制”为水系综合治理提供坚持坚实保障。
“水系黑臭治理应急指挥中心由区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下设保障组、资金组、房源组、清渣组,全力做好各类服务保障。”仓山区城乡建设局负责人介绍说,根据“保姆式服务”理念、机制,组织征迁指挥部、镇街干部快速响应、无缝对接,针对各类“卡脖子”问题,一个个研究突破。
“凡是与黑臭有关的施工协调问题,力争5天内解决”“遇到现场施工受阻,半小时内必须赶到处置”……今年以来,在“保姆式服务”保障下,仓山区水系治理工作提速明显——今年重点整治的31条主河道,目前已全面转入“卷地毯”攻坚扫尾模式,群众期盼的内河美景,即将全新绽放!
同时,在强化督查问责的同时,由区主要领导带队随机开展明察暗访,对保障不力、响应不及时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坚决动真碰硬、毫不手软,切实杜绝不作为、慢作为现象。
8月26日,周日,仓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冒雨到飞凤河、马洲支河等水系治理攻坚一线,开展水系治理“卷地毯”攻坚扫尾现场验收。如今,在仓山,区主要领导周末带队深入一线现场检查、现场办公已成常态。“区领导周末都在加班,都在一线,我们哪能歇着?”仓山区干部说,提振精气神,加快征迁等工作,推动水系综合治理提速增效,已经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仓萱)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