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英俊小生“移步不换形” 传统戏曲植入现代空间
【解说】窗外雨水滴答,屋内咿咿呀呀唱腔不断,在福州三坊七巷的匠造美学空间里,昆曲《牡丹亭》的片段正在深情上演。只见一位身着白衫,手执画扇,抹着油彩的翩翩公子走上舞台,这位白衣公子名叫林特,他是教师,是戏曲演员,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9月1日晚,记者在雅致的演出地,约访林特和他的“儒林有戏”。
【解说】“儒林有戏”是由林特、林隽永和陈菲三位来自福州艺校的青年闽剧老师创建的。2016年末至今,林特和小伙伴们带着传统剧目,走进咖啡厅、茶馆、书店……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戏曲。
【同期】福州艺校 教师 林特
就是想推广一下我们这个戏曲的艺术,那因为我们福州最有特色的应该是闽剧,所以在这种地方我们就把戏曲闽剧还有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一些戏曲的剧种我们都融在这里头了,希望能够让福州本土的这种文化加上全国的这种戏曲文化让福州的人能够接触得到。
【解说】与传统演绎方式不同,林特在表演前,先用白话的形式向台下观众介绍《牡丹亭》的故事脉络,随后,才开始优美的唱腔,这就是“儒林有戏”戏曲剧坊新奇独特的演出方式。
【现场同期】
【同期】福州艺校 教师 林特
推广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人,他们听不懂你在唱什么,因为他对那些唱词,他还是显得有些陌生。通过说再到演,让大家能够听得懂,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创新的推广模式。
【解说】在林特看来,把传统的舞台表演变为“去舞台化”的表演,把庭院当作无形的舞台,让演员走到观众中间表演,与观众零距离,这样才能让观众直观地感受戏曲的美与风雅。此外,林特还和福州本土的民谣乐队合作,把戏曲融入流行歌曲中,或者将流行歌曲改编为戏歌,他也希望以此来拉近与年轻观众之间的距离。
【现场同期】
【同期】福州艺校 教师 林特
很多人我们就送他戏票的时候,他有可能不会进这种大剧场,但是他可能习惯欣赏一些比较简短的,比较轻松的愉悦的这种戏曲的时候,那我们就想我们就走近他们,让他们就是亲身体验一下,这个戏曲的特色在哪里,就是它的这种光彩在哪里。
【解说】经过两年的发展,林特和两个小伙伴创办的“儒林有戏”不断成长,拥有了更多的合作伙伴,登上了越来越多的群众舞台。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他也希望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关注戏曲,最后能够走进剧场。
【同期】福州艺校 教师 林特
那我们其实更多是想通过这种模式,能够让大家进入到大剧场去看我们的这些表演,因为我觉得戏曲艺术还是闽剧艺术,它还是要在舞台上去绽放它应有的光彩。
记者 吴晟炜 福建福州报道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