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观察:努力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正视经济特区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当前,经济特区普遍处于高位过坎、再上台阶的关键时期,对照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对照国际先进经贸规则和成功经验,经济特区必须清醒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第一,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扩大开放,经济特区所具有的制度与政策先行先试的特殊地位和优势已经明显减弱,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获取经济资源要素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制度、体制和政策优势,是经济特区普遍面临的紧迫问题。第二,经济特区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城市环境品质还未达到国际先进城市的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满足群众需要之间存在差距,政府治理能力与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之间还有不相适应之处。第三,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仍显不足,企业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国内市场调整的能力亟待提升。第四,在传统劳动力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背景下,以技术、品牌、质量、营销渠道等为核心的新竞争优势尚未完全形成,工业产品和出口商品附加值率偏低问题仍然突出。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这些地区的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基础研究投入还不足,远低于国际上一些创新型国家和城市的水平;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创新型人才总量与创新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第五,社会民生事业存在短板,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文化和社会服务机构相对不足。第六,“放管服”改革的难度仍然较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还不够高,一些政务服务没有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亟待提高。
在新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经济特区要把握好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改革开放的实干家的战略定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在新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努力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上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经济特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做强做优金融、电信、物流、信息咨询等支柱产业,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坚持开放为先,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经济特区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决心、更积极的举措谋划自身开放布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应继续发挥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国际人文交流,更好代表我国改革开放形象。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应体现中国特色,努力探索中国经验。
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在深化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推进通关改革、全面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创新人才体系等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
打好三大攻坚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取得新突破、作出新贡献。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落实地方金融监管责任,创新金融监管手段。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部署和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最严格的制度、最刚性的执法守护好绿水青山,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大力补齐民生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国研智库特邀首席经济学家)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02日 08 版)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