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的真相
三、用经济霸权主义歪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来把市场经济看作自己的专属和专利,这在西方经济理论中也似乎成了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但是,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既可以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也可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式和商品经济关系方面具有共通性,比如,都要求市场主体保持平等竞争关系、具有明晰的产权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等。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本质上就是以市场经济的共性为基础的。现阶段中国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世贸组织的各项规定。
同时必须看到,市场经济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同样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与“莱茵模式”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同时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又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根本区别。把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的一般与市场经济的特殊混淆在一起,以政府作用和国有企业的存在否定中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进而认定中国实行的是“国家资本主义”,是对市场经济错误的陈旧的认识。
把国有企业等同于“国家资本主义”,也是站不住脚的。国有企业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制度形式,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事实上,国有企业最早就出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曾掀起了规模较大的国有化浪潮,建立了一大批国有企业,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即使在私有化高峰时期,西方国家仍然保留了相当规模的国有企业。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深化的过程中,西方国家更是将大量企业国有化,以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可见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也具有一定程度调节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社会制度不同,国有企业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本质上被政府背后的少数大资本家控制,最终还是为他们攫取利润服务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等诸多重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些西方国家政要攻击中国国有企业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国有企业不断做优做强做大,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的发展,为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可靠保证,而这是他们极不愿意看到的。
把发挥政府的作用等同于“国家资本主义”,更是匪夷所思。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演变的主题,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这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离不开政府的有效调节,包括制定市场规则、提供公共产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等。所不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政府是资本的代言人,服务于垄断资本利益,因而,也就难以从全社会利益出发,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有效调节,以克服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解决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是全体人民的代表,服务于人民利益,因而,也就能够从社会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有效调控,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既不在于是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不在于要不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要不要国有企业的存在,而在于是以资本为中心、为垄断资本服务,还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一些人宣扬的“国家资本主义”论的逻辑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只要国家干预经济是为私有制和资本利益服务的,那么,政府干预再多,都属于“自由市场制度”,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只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那么,无论政府干预多少,都属于“国家资本主义”;如果是西方国家扶持本国企业打入国际市场,就属于“自由市场制度”,如果是新兴市场国家扶持本国企业,就属于“国家资本主义”。这是典型的经济霸权主义逻辑。
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国家资本主义”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社会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并非毫无关联。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退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而且对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和发展前途,以及如何科学对待和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列宁最早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国家资本主义的范畴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视野。他认为,在小农占人口多数的条件下,不可能实行从小生产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而应当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一种积极、有益的经济成分,有利于增进广大人民的利益,包括租让制、合作制、代购代销制和租借制等具体形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也提出了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正因为如此,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带有很强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对人民和国家有利的。可见,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国家资本主义,只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方式,是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的实践表明,一旦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经济形式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确立并不断完善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方向,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采取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主动扩大进口等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了政府和市场、公平和效率、发展和稳定、自主和开放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仅造福了全体中国人民,也为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与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毫不相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探索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创造出来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人类社会制度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光明大道,决不会走什么“国家资本主义”的歧路;中国人民将坚定沿着这条已获得巨大成功的道路团结一心、奋勇向前,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