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元南戏活化石”传承人:只爱这行当
2018-08-23 16:5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早年,祁玉卿在台上演出。受访者供图
“戏子有什么用,会毁了女孩子的名声。”常年寡居的母亲担心遭人口舌,极力反对,但说服未果。
唱戏不仅要求唱腔,还要练习劈叉、下腰等舞蹈动作。“13岁,筋骨没那么软,忍痛练习了好一阵子才下得去。”祁玉卿回忆道。
那时,福建的艺校汇报演出日期将至,但艺校学习生角的男生唱腔都不合格。莆仙戏宗师黄文狄急中生智,从女生中选角。在模仿了几个生角的动作后,祁玉卿被一眼相中,开启了自己女扮男装的表演生涯。
祁玉卿忘不了,寒冬腊月的凌晨时分,站在空荡荡的操场上,忍受刺骨的寒风,一边学习生角基本功,一边排练汇演节目。
汇演结束后,祁玉卿成为了黄文狄的嫡系弟子。老一辈剧作家朱国福为她取艺名“祁雄兢”,此后她演出皆用艺名。因唱了一辈子生角,她又被不少人唤作“生子卿”。
为更好地演绎生角,黄文狄要求祁玉卿剪掉及腰的长发。“舍不得啊,当时哪有女孩子剪成寸头,理发店的师傅还不敢帮我剪呢。”
短短几年,祁玉卿收获“粉丝”无数。不少女孩误会祁玉卿是男性,向她表示倾慕之意。因扮相像男孩,祁玉卿就连进女厕都曾被误会。一次下乡演出期间,有一位妇女在女厕见到祁玉卿,骂骂咧咧地喊着“不要脸、耍流氓”,还跑出去往女厕里扔石头。“那块石头还险些砸到我的头呢。”忆起往事,祁玉卿忍俊不禁。
四五十年前,剧团解散,祁玉卿被分配到酒厂当车间工人。但她并没因此受挫,空余时间仍练习唱戏不辍。几年后,她重返戏台。
她告诉记者,那时民众对于莆仙戏的热爱不减当年,剧团的演出常常一票难求,农村观众连夜“接龙”买戏票,甚至出现“黄牛”,每场演出的观看人数有300余人。
“可不知道何时起,看的人渐渐变少,莆仙戏演员也无奈转行。”祁玉卿露出一丝遗憾。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