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60后”高考故事:摸黑爬山求学 走出光明前程

2018-06-07 15:43:21  来源:东南早报
  

“60后”高考故事:摸黑爬山求学 走出光明前程

  致考生 “高考应以平常心对待,不管考上的是什么学校,最重要的是努力和坚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完美人生。”陈建宁

  考出全县文科最高分

  还靠同学上山报喜

  陈建宁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到小学毕业时,有几个同学辍学了,但他的父母想着:咬咬牙,再供着他继续读,兴许能读出个样子来。

  后来,陈建宁又到安溪九中读中学,离家的路更远了,近20公里路,回趟家要步行4个多小时。初中时,还有三四个同村伙伴一起读,但到高一年后,同村的就只剩下他和另一个伙伴还在坚持上学。他的父母通过种地和做竹编手工,辛苦攒钱供他读书,陈建宁的内心也渴望着有朝一日考上大学。

  到安溪一中就读的那一年,没办法每星期回家带粮食,父母就抽空送到学校来。他们的用心和支持,也给陈建宁的求学路增添了很多动力。

  1981年,陈建宁参加高考,还考了当年安溪县文科最高分。那时的通讯,用的是有线广播,东溪仑的路途偏远,信号不稳定,高考成绩公布时,陈建宁收不到消息。还好在填志愿的前一天晚上,同学特意上山来告诉他考上了。

  那一刻,他兴奋不已,从此他的人生有了新的方向。

  教书育人三十载

  为家乡孩子求学奔走

  高考后,陈建宁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作为师范生,在大学的4年里,陈建宁每月能领到19.5元的伙食费,外加5元的助学金,除了自己的吃饭开销,还可以留一点零星开支,缓解家里的生活压力。

  1985年大学毕业,陈建宁选择回到家乡泉州,在泉州师专、泉州师院一直担任思政课程教学,一教就是33年。

  陈建宁说,上大学时,他每月会给家里写信,父母不识字,只能叫人读给他们听,父母每次回信都告诫他:“要好好读书。”

  走上高校教师的工作岗位后,陈建宁的父亲虽不知儿子具体教的是什么,但直到临终前,还不忘教导他:“要好好教书,不要误人子弟。”

  走出大山的陈建宁,始终心系家乡。在他的影响和鼓励下,这几年,村里陆续有几个孩子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东溪仑先是在村民合力下挖出一条土路,但一直坑洼不平。为家乡父老的生活便利,为方便家乡孩子求学,多年来,他一直在奔走努力,呼吁有关部门引起重视,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水泥路,现已准备铺设。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