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如何狙击网络黑产?中国迎来空前的“隐私危机”

2018-06-06 10:39:30  来源:工人日报
  

  空前的“隐私危机”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这句话成了网民的“口头禅”,用户前脚刚注册的信息,后脚就被黑产打包成明码标价的“商品”反复兜售。这种非正常的个人隐私病毒式扩散,直接导致人们的互联网安全感群体性骤降。换句话说,后互联网时代,伴随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在迎来一场空前的“隐私危机”。

  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共为全国用户拦截钓鱼网站攻击1.1亿次。同时,猎网平台当天接到用户报案98起,涉案总金额约118.3万元,人均损失达1.2万元;其中,男性被骗的人均损失,几乎是女性的两倍。

  去年“双11”过后,如何抑制网络黑产一度成为业内讨论的焦点话题。业内人士称,“双11”不仅仅是购物者的狂欢,也是黑产的年度盛宴,集结的黑产“羊毛党”,可以“薅上一天,够吃一年”。

  “网络黑产”正呈现出公司化、平台化和跨国化的特征,尤其是其“智能”水平越来越高。据业内人士透露,从他们协助警方查获的案件来看,有的公司专门做诈骗,有的专门制作与传播木马病毒。此外,黑色产业链的分工也日趋完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相应的平台作为支撑。随着国内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一些“黑产”团伙把窝点转移到了国外继续从事网络违法活动。如此新手法、新渠道,自然增加了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的难度。

  《现代网络诈骗产业链分析报告》透露:去年1月至9月,共接到全国网民举报网络诈骗案件20086起,涉案金额高达8901万元,人均损失4431元。如果按照城市人均损失划分,上海以人均损失8084元位列全国第一;重庆市人均损失6131元,位列第二。

  据蚂蚁金服集团安全管理部总经理邵晓东介绍,近一年时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在黑市上泄露的个人信息达到65亿条次,我国平均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5次。

  加强立法,从根本上保障个人隐私

  庞大利润的驱使下,科技犯罪分子们产销分工明确,无孔不入地覆盖个人信息窃取的各个环节。若不能从源头封堵,很难从根本上遏制个人信息的不当流出。

  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累计侦破各类网络犯罪案件1791起,抓获嫌疑人3513名。同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1.1万家次,关停违规网络账号2.5万个,清理网上涉黄、涉毒、涉枪、涉赌等违法有害信息65万余条,对22家问题突出的网站以及337家IDC进行了挂牌督办整治。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透露,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站里留有用户的真实数据和信息,而在安全防护方面存在明显漏洞,360过去几年发现了十几万个网站存在明显的漏洞,其中很多漏洞,一个小黑客就能轻松渗漏,取得用户的数据。他建议,国家在这方面亟待加强立法。

  安恒信息的创始人范渊认为,信息数据的责任主体是清晰的,作为这些数据的搜集者和使用者,对其有保护义务,但是现在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如今,包括身份证号在内的各类信息数据泄露的非常严重,在地下已经形成了大数据闭环,当不法分子掌握了不同来源的数据后,欺诈水平会越来越高,这个问题亟待引起重视,顶层设计刻不容缓。

  京东集团首席信息安全专家李德浩认为,打击黑产须有“三重门”,而禁止登陆只是第一重门。接下来是用AI等技术手段抬高违法成本,让黑产“不想做”,以及通过化被动为主动,用自然语言技术打入黑产内部,掌握情况后提前防控,迫使其“不敢做”。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