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乡镇敬老院的福鼎尝试:引入民营机构破解运营难
加大政策激励,政府购买服务
与此同时,福鼎市加大建设步伐,现已建乡镇敬老院15个,床位618张,入住率57%;在建乡镇敬老院12个。
以龙安、山前两个敬老院的公建民营模式为样板,福鼎逐步推进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让公办乡镇养老机构实现转型升级。
为保障乡镇敬老院正常运转与发展,该市每年安排财政预算141万元,用于支付乡镇敬老院的管理人员和护理员的工资,同时从福彩公益金中每年列支30多万元作为敬老院修缮费。还向农发行申请专项基金1500万元,申请新增债1000万元,申请每张床位4万元的贷款,用于乡镇敬老院建设。
该市指派全科医生对乡镇敬老院开展坐诊服务,解决养老人员就医问题。目前桐城敬老院已聘请一位全科医生定期坐诊,全天候为老年人服务;其他乡镇卫生院每周指派1名全科医生至敬老院定期坐诊。
“诸项措施都在保证乡镇敬老院的正常运营,在政策的激励作用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福鼎市民政局福利慈善股负责人吴卫明介绍说,从2017年起,公建民营乡镇敬老院可享受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贴政策,按实际入住床位数给予每张每年2000元补贴。从2018年起,对于乡镇敬老院服务失能老年人的护理型床位,每张床位运营补贴增加400元。
对于公建民营乡镇敬老院接收安置特困人员的,则由地方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兜底。比如,对于生活自理型特困人员按照该市最低工资标准70%给予补助,生活半护理型特困人员按照该市最低工资标准100%给予补助,生活全护理型特困人员按照该市最低工资标准130%给予补助。
定位经济型,提供更多元选择
公建民营的乡镇敬老院,不仅承担政府“托底线”的职能,负责集中供养农村特困人员,同时也兼具满足社会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职责。
吴卫明说:“敬老院实行公建民营运行模式,能最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性作用,特别是吸引专业人士参与,提升敬老院的管理与服务水平,还能减轻财政负担,破解乡镇养老资源闲置的尴尬。”他介绍,从目前的实践看,公建民营的乡镇敬老院大多定位为标准化经济型,这为农村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更多元的养老选择。
当然,推进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并非政府放弃或减弱在农村养老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相反,政府更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供给。
(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蔡雪玲)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