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害空姐父亲将追究滴滴公司责任 平台有没有责任?
案件暴露滴滴顺风车多个安全漏洞
那么,这起案件又暴露出滴滴顺风车多少个安全漏洞呢?我们来逐一梳理。
首先,滴滴打车平台昨天公布自查进展表示,犯罪嫌疑人刘某华并没有使用自己的账号,而是违规使用他父亲的滴滴顺风车账号接单。如此“人车不符”,滴滴公司又是如何让这种严重的违规接单行为存在的呢?
第二点,我们不禁要问犯罪嫌疑人刘某华到底是如何通过滴滴顺风车平台的认证系统呢?对此,滴滴打车平台解释,原有的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不合理,导致这起遇害案的订单中,针对夜间人脸识别机制没有被触发。也就是说,随便一个人用着这个账号就可以接到被害人前往目的地。而滴滴平台此前对外宣称的——顺风车注册时的三证验真、犯罪背景筛查,似乎全都成了摆设,一个接单前必须进行的人脸识别安全措施都完全失灵了。
最后一点,更令人痛心,因为这不是一次偶然事件。案发前这名犯罪嫌疑人就有过一起言语性骚扰的投诉记录,之后滴滴平台客服给刘某华打了5次通话都没联系上他,可后续滴滴也未对投诉做妥善处理。
滴滴顺风车业务停业自查整改一周
滴滴公司表示,从今天开始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同时,滴滴表示,将全面审查其他平台司机,清理可能的人车不符情况;此外运营及客服体系也将全面整改。
专家解读:网约车遇害案 谁来担责?
嫌疑人投河自尽,但这起案件并不能就此画上句号,其中暴露的问题还值得我们警醒和思考。相关问题,听听法律专家岳屾山的解读。
法律专家岳屾山指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死亡将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刑事程序方面,事件告一段落。虽然嫌疑人已死,但仍需为其造成的伤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赔偿要从其遗产中支付。另外因为嫌疑人盗用其父亲账号,其父对这件事的发生是否有过错,如果有过错,从侵权责任法角度讲也免不了责任。此外滴滴平台是否有过错?滴滴平台的夜间人脸识别系统,就是为了确保司机是其本人,以保障乘客安全,但该系统却并没有办法工作,这意味着滴滴平台可能存在过错,如果平台有过错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