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少年的“余震”十年:如何和各种“标签”相处
答案
少年思想的花园郁郁葱葱,也杂草满园。他们需要一个思想的园丁,来修剪余枝,修葺花园。
幸运的是,李阳和王佳明都找到了那位园丁。
2013年,正读大三的李阳带着自己的棱角和疑惑,离开校园,溯流北上,走进军营,在学叠豆腐块的被子、练习齐步走中,开始了自己的新兵生涯。
“好像有个声音在心里,告诉我应该这么做。”李阳记得地震中,那些绿色的身影带来的希望,在身边同学都开始实习找工作,递交留学材料时,他希望能在军队中,找到答案。
李阳喜欢站军姿和负重跑步,身体累到极限,心里反倒没有那么多杂念。
曾经,李阳很尊敬的一位长辈,担心他在光环中迷失,告诉他,不用纠结小东西,放大格局,追求大目标。彼时李阳没有懂,却在军营中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不约而同,王佳明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去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支教。
“学生特别淳朴,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想要建设家乡。”这样的心愿下,王佳明开设了一门主讲大学生活和求职规划的课程。他离开西藏时,学生哭成一片,王佳明深吸一口气,承诺道:“我们还会见面的。”
从拉萨回北京的路上,看着澄澈的天空,王佳明想到了微积分课程,曾感觉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得其法,可下功夫去磨,终会豁然开朗,所有步骤都清晰明了。
“如果不这样逼自己,不懂的还是不懂。”王佳明将自己的空间签名改成“做一个温暖的人”,曾经那些责任感和标签所赋予的压力,已经转化成动力。在对未来的期许中,他考虑到了更多旁人,“因为我们的工作,让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
“吊瓶男孩”
李阳:27岁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近况:在绵阳一家银行工作,准备辞职。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王佳明:29岁
毕业于清华大学
近况:2016年毕业后回到四川,先后在绵阳市游仙区委组织部、徐家镇从事人才、基层党建等相关工作。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