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
厦门自贸片区今年再推78项改革试验任务
巨型机械手有规律地来回摆动,将集装箱整齐码放;借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企业进出口货物申报仅需几分钟就能在线上完成;3万多家新增企业汇聚数千万元的资本……走进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眼前是一派勃勃生机。
新春首个工作日,这里又传来好消息——为改革发展谋新招,厦门自贸片区再推出78项改革试验任务,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质量,持续打造制度创新高地。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最大的优惠政策。”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自贸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风险防范为底线,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据介绍,2018年新推出的78项改革试验任务围绕投资贸易、金融财税创新、对台和“海丝”交流合作、政府治理、人员进出便利化、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其中自主创新的内容占63%。
在进一步推进投资贸易和人员进出便利化方面,新推出的改革试验任务把侧重点放在加快构建与国际航空维修业特点和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和税收政策体系,打造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上,同时,继续争取降低更多的航材进口关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2017年,厦门航空维修实现产值132.6亿元、同比增长9%。在这个过程中,厦门自贸片区还着力加强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自联动”,大力推进一批重点产业平台建设,加快促进改革创新成果系统集成,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形成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
发挥金融和财税制度的“输血”“造血”作用,2018年,厦门自贸片区将加快推动“金改30条”落地实施,深化融资租赁基地、基金基地等建设,推动闽港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闽台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尽早获批。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资金流动便利性,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在深化对台和“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经贸合作上,厦门自贸片区重点推进以实现台企、台胞与大陆企业、居民基本一致待遇为核心的两岸交流合作,完善便利台胞在闽学习、就业、创业、社保、医保、出行、生活等政策措施;支持厦门企业“走出去”,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贸、金融、人文交流合作,推动自贸试验区引导基金与厦门市“海丝”基金合作;放大中欧(厦门)班列辐射牵引作用,做大做强国家物流新通道,促进互联互通等。
此外,以新的改革试验任务为抓手,厦门自贸片区还将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政府治理水平,完善保障机制。一方面,对标国际一流,坚持问题导向,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获得信贷、纳税、执行合同等10项指标着手,瞄准薄弱环节加大改革力度,补齐短板,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持之以恒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上,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和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及时把自贸试验区实施效果好的政策措施复制推广至全市,并且强化法治保障机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成立近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加强改革统筹谋划,加强改革攻坚突破,加强改革系统集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了一批具有厦门特色亮点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数据显示,挂牌以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创新举措298项,其中全国首创49项,复制推广全市222项,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的改革创新也激发了市场的活力。据统计,挂牌起至2017年底,厦门自贸片区新增企业超3.2万家,注册资本近5300亿元,成为厦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许建民)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