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年俗老手艺 传递浓浓年味
面塑艺人杨伟:求艺十余载传承捏面绝活
杨伟在工作室创作新造型。(陈冬摄)
挑担提盒,走街串巷,指间变化出无数的灵动造型――逛庙会、赶年集时,捏面人师傅可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如今时代变迁,当80后捏面人杨伟驻足于人群中,展现自己的精妙技艺时,仍然能够吸引众多的目光。
临近春节,杨伟比平时更加忙碌。他的工作室就在高林社的一间出租屋内,陈设很简单,但那些五颜六色的面团、各式各样的制作工具,还有上百个面塑成品,还是把空间挤满了。捏、搓、揉、刮……各种颜色的面泥仿佛有灵性般,在杨伟手中变得服服帖帖。转眼之间,一只活灵活现的“旅行青蛙”便诞生了。
1999年夏末,18岁的杨伟在广州街头偶遇一位老艺人,被他那一手捏面人绝活深深吸引住了。每天,他都跑到摊位前,一看就是大半天,直到收摊。几番软磨硬泡,老艺人终于答应授艺。凭着执着与灵性,完全没有美术功底的杨伟只学了不到一周便“出师”,捏出的面塑有模有样。
经历过摆摊等各种艰难困苦,杨伟仍不愿放弃面塑艺术,几乎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钻研技艺上。14年来,他走南闯北,四处学艺,寻求创新之路。2016年,他落脚厦门,“我喜欢有海的城市,厦门包容、开放。”
“这些材料都是我自己配的,颜料也是亲手调试的。”杨伟说,过去他的作品以西游记里的人物,或是花鸟虫鱼居多,但现在,只要你能说得出来的东西,他都可以捏。
“摆摊时,我常听带着孩子的家长说,如果捏面人能和孩子们互动,教教他们该多好。我觉得,要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就要从娃娃抓起。”于是,杨伟开始开设儿童面塑课程,走进校园举办兴趣班,并在网上毫无保留地授艺。他说,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门民间技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吴再添小吃”传承人吴民祝:每一块咸粿都有“厦门味”
吴民祝按店里规矩,仔细检查咸粿的软硬度。(陈冬摄)
每天早上5:00,吴民祝起床,从海沧驱车赶路,半小时后,准时出现在岛内美湖路的吴再添小吃店门口。他要和厨房里的老师傅们一起手脚不停地工作,直到中午过后才能稍事休息。
春节将至,闽南人的餐桌上少不了咸粿。这些天,店里咸粿的销量激增,90岁高龄的吴再添不放心,不惧寒冷,晚上仍要抽空到店里“巡视”,和四儿子吴民祝商量如何备料,才能尽量满足市民的需求。
吴再添小吃店始终坚持着古早的制作工序,现做现卖,拒绝添加防腐剂。咸粿分为萝卜口味和南瓜口味,选取最新鲜的食材作为配料,除了磨浆和刨丝,其他工序都是依靠人工完成。吴民祝说,咸粿好吃的秘诀关键在于米,要选用陈米或晚稻,经过充分的浸泡、洗净、打磨,再加入适当配比的水和调料,两个半小时的蒸煮,出锅的咸粿软而不粘、结实有弹性。“父亲很早就立下了规矩,咸粿加入的水量要严格按照铁皮桶上的记号标线,不要贪多,一次最多蒸8笼,这样火候刚好,才好吃。”
早在1947年,吴再添就在中山路局口街经营小吃,“诚信为本、货真价实、薄利多销、服务大众”,是他一贯的经营宗旨。吴民祝不忘父亲的教诲,身体力行,坚持做厦门古早味。如今,他的儿子吴思航从新加坡留学归来,也加入了“吴再添”的行列。
尽管受到外来口味的冲击,但“吴再添”这个老字号依旧在城市变迁中努力坚守传统风味,为的就是保存这份厦门人的集体记忆。吴民祝说,让“吴再添”得到更好的传承和经营,一直是他和家人的心愿,他希望儿子所学的先进管理知识,能让这家“老字号”焕发新的能量。
不过,现实中的困难,也让吴民祝感受到传承的不易。每月两万元的店租,有限的利润空间,是传统小吃发展壮大的障碍。此外,吴民祝还面临着传统小吃技艺失传的局面,“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做,怕吃苦。”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