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媒体走转改】
变废为宝、筑巢引凤、取长补短 广东这三个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各有妙招
五联村:取长补短 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联村干净整洁的广场。(于熙 摄)
蔬菜基地里的青菜青翠欲滴,文化广场上的标语振奋人心,道路两旁的墙绘生动活泼……山丘延绵,流水潺潺,这就是坐落在中新镇东北部的五联村。谁能想到,这个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过去还是一个荒草杂生、经济落后的贫困村。
“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产业兴旺。”中新镇党委书记陈一敏说,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近几年在产业方面,五联村加大土地流传,先后引进了“亚生园艺花卉场”、“绿天然水培蔬菜基地”、“鹰嘴桃种植基地”等,发展生态农业面,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民江大姐说,村里的待业妇女都有了上班的地方,收入也不错,生活越过越好。
五联村村民于2016年种植近2000亩的鹰嘴桃,2017年已初见规模。此外,还种有青枣、香蕉、荔枝、龙眼等作物,村民人均年收入10068元,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
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战,五联村在2016年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学生村官陈思男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补齐短板,拉长短腿。要把五联村打造成新农村示范村,一是要因地制宜,呵护生态环境,从源头减少污染;二是要发展生产,紧紧依靠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品质,让土地资源实现最大价值。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之地、留守之乡、记忆故园。广东秉承和发展了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宗旨思路,同时在建设中既不丢掉历史文化传统,也不脱离地域特色和发展规律,追求现代文明与历史传统有机融合,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谱写了现代的“田园牧歌”。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