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
他一直坚持手工制作芦笙,只为奏响民族之音
光明网9月20日贵州讯(记者 王恩慧)芦笙这一古老乐器,声音清脆,婉转动听,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光明网记者在雷山县采访期间了解到,雷山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项,是全国最多的县。其中,苗族芦笙制作技艺是非遗的典型代表。
66岁的莫厌学老人是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近些年,除了制作芦笙,老人还经常被邀请去各地进行芦笙制作工艺的交流。虽然忙碌,但老人非常开心,因为他明显感觉到这项古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被越来越重视。莫厌学同时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大了,老人下决心要传承和发扬好这项古老技艺。在他看来,这是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莫厌学是家族的第四代传人,他从15岁开始制作芦笙,已经有四十多年了。老人依然能清楚地回忆起当年芦笙最辉煌时候的盛况,“每个寨子有几百支芦笙,每个人都有好几支,遍地都是制作芦笙的匠人。每到过节,很多支芦笙齐吹响,地动山摇,那才有气势呢。”说到这里,老人褶皱的脸上绽放出自豪的笑容。
改革开放以后,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演奏芦笙的人少了,制作出的芦笙卖不出去,很多匠人们被迫转型。那些年,莫厌学内心很沮丧,一度担心这一古老的乐器会消失。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制作芦笙。哪怕卖不出去,他也坚持制作,他知道比滞销更可怕的是把制作工艺丢掉就真的危险了。因此,四十多年来,莫厌学从没有停止过芦笙制作工艺。
随着芦笙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这些年国家开始重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芦笙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年轻人非常喜爱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芦笙的制作技艺也再次受到关注和重视。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莫厌学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
莫厌学老人似乎又看到了当年制作芦笙火爆的场面。最多时候,老人一个月接到700支芦笙制作订单,技艺纯熟的他带领一家十几个人热火朝天地加工制作,都能按时完成订单任务,且质量上乘。老人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工艺,“一支芦笙要经过六十多道工序,需要一百多个小时才能完成”。每年光使用的竹子就有上万斤。常年手工制作,光明网记者注意到莫厌学的双手十分粗燥,尽管很累,老人却乐在其中。
莫厌学对芦笙的制作要求极为苛刻,他制作的每一支芦笙音质都一样。因此,在选材、制作过程中,他都要求精益求精。同时,老人还对传统的芦笙进行了改良。他把原本只有六孔的芦笙试着改成二十四孔,结果音域更宽广,声音更好听,演奏曲目的范围也更广,取得意想不到效果。直到现在,很多二十四孔的芦笙都是莫厌学老人的改良传承。目前,老人制作的芦笙非常受欢迎,很多音乐院校、民族乐团、演出团体都使用的他制作的芦笙。而且,老人制作的芦笙还被销往国外。不少外国人慕名而来拜访,让莫厌学应接不暇,他制作的芦笙在国外奏响民族之声。
老人渐渐变老,身体并不是很好,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跟他学习芦笙制作技艺,“只要有人愿意学习,我都会给教给他们”。
采访结束时,光明网记者邀请老人演奏一段芦笙曲目,老人憨笑,谦虚地说自己只是制作芦笙的匠人,演奏芦笙很一般。但是,在老人认真演奏的《同一首歌》的优美旋律中,光明网记者似乎能够到老人对于芦笙制作工艺和芦笙音乐的热爱,感受到老人传承和发扬好芦笙工艺这项古老技艺的坚定信念。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