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中国日报网9月13日电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征服了众多老外,这次被震撼到的是《马尼拉时报》记者蒂塔·瓦尔德拉玛。
她在时隔30年再次来到北京后感叹:“重回北京,我能认出来的只有故宫和天安门广场。”
蒂塔·瓦尔德拉玛于上周六早晨抵达北京,来参加一次媒体研讨会。到达北京后她发现,中国几十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超乎了她的想象。
她写道:“当你乘飞机从马尼拉到北京,迎接你的是一座巨大的机场。出了机场后,你有包括出租车、客车、豪华轿车在内的多种交通工具供你选择。不像马尼拉,那里到处都是小偷和宰人的司机。”
蒂塔·瓦尔德拉玛曾在1988年以媒体随行人员的身份陪时任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访华。她认为,中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足以令杜特尔特在今年四月提出的“大建特建”基建计划感到汗颜。
虽然在过去的30年,菲律宾的基础设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并不能和中国相比,菲律宾在道路,桥梁,机场,港口,铁路,公共交通等各个方面仍存在不足。
蒂塔认为,中国成功的秘诀在于先把道路和桥梁建立起来,其余的也就自然跟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创造就业,吸引投资并改善人们的生活。
世界银行驻菲律宾的代表玛拉·瓦立克(Mara Warwick)就表示,中国数十年来的基础设施发展经验值得菲律宾学习,虽然两国在领土、人口、政治制度乃至基础设施需求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但两国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包括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在区域上的不均衡。
她还认为,菲律宾现在应该把基础设施建设列为优先事项,杜特尔特的“大建特建”计划为菲律宾的基建发展提供了机遇,使之为菲律宾长期的基建发展打好基础。她还指出,虽然菲律宾现在也有5年发展规划,但他们可以多多学习中国的发展规划,中国的规划更具战略性和可行性。
过去几年,菲律宾政府一直都不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对这方面的投资一直低于GDP的3%。但到了2014年,这一比例已经提升到5%,而杜特尔特政府更是打算将基建占GDP的比重提到7%,以跟上该地区的快速发展形势。
新华社报道称,2017年4月18日,菲律宾政府宣布正式推出一项名为“大建特建”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将在六年内投资8.4万亿比索(约合1.16万亿元人民币),在全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菲律宾政府经济团队称其为“菲律宾史上最大胆、最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目前已经开工或正在筹备的项目超过30个,涵盖道路、桥梁、机场、铁路、港口、防洪设施等各个领域。菲财政部长卡洛斯·多明格斯表示,过去数十年菲律宾忽视了基础设施建设,而邻国却在大兴土木,这使菲律宾失去了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岛国,菲律宾落后的基础设施使各岛之间的货物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推高了粮食、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使制造业投资者望而却步。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