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铸就“福建效率”
我省的“一照一码”改革又迎来新突破。8月22日,福州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自助打印系统。当日上午,在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福建福晟集团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福州玮隆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自助打印系统打印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正副本。记者 林侃 通讯员 白亮 摄
东南网9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领照提速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太快了!”8月31日,刚在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到企业营业执照的福建福伦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任福颇为兴奋,“真没想到只要提交一套材料,三小时就出照了。”
福伦投资只是受益于“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福建企业之一。省工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全省实有市场主体297.18万户(包括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已经全部使用“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全国最早开展“一照一码”改革试点,最早实现“一照一码”全省推广,成为全国“一照一码”改革的模本,比全国提早一个月在全省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比全国提早一年完成“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换发……过去两年多,这项商事制度改革既是福建自贸试验区实施较早、最成功的改革案例之一,也成为“福建效率”的缩影。
“一照一码”,是指将企业登记分别由工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监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部门核发税务(国税、地税)登记证的登记制度,改为一口受理、一次申请、发放只有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的一份报告显示,改革前,申请人需要向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公安五个部门提交5套35份材料,至少需要10个工作日,往返10次以上。改革后,只需向工商或者综合窗口提交1套12份材料。
另外,改革后,新设立企业无需再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也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企业上路可谓“轻松”了不少。
“可以说,以前办执照真是七八个部门‘跑断腿’,很多人刚开始创业就碰到这样的‘大山’,热情和信心都少了一半。”来自福州的创业者邹子萌说,现在只需一个窗口、一张表,几乎是立等可取。
“一照一码”带动我省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市场主体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我省新设市场主体31.66万户,同比增长12.33%;其中私营企业增速最为明显,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实有私营企业88.75万户,同比增长20.39%。
“五个统一”成为重要经验
福建,如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在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和行政审批处处长吴志勇的记忆中,为啃下这个硬骨头,不知道开了多少场协调会。
福建省积极争取并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先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召集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福建省政府召开协调会,研究支持福建推进“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并专门成立协调小组;后由工商、质检、税务三个总局联合发文,明确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构成,确保我省改革与中央顶层设计保持方向一致;质检总局还明确了有关赋码规则和算法,并一次性预赋我省10.78万个组织机构代码段,保障了我省改革有序推进。
要实现“一码”,工商、质监、税务部门间的协调是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有的部门要大幅度再造办理流程,甚至重新安置原有工作人员,这就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
三个部门,办公不在一起,流程不尽相同,短时间实现材料的分发、处理、审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怎么办?我省开发网上登记平台,让“键对键”替代“面对面”。依托平台,一表申请、一网受理、并联审批,实现事半功倍。
“工商部门采集的企业信息,都上传至省审批信息共享平台,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通过与共享平台连接,就能获取数据。同时,各部门把各自产生的企业信息上传至共享平台,实现了数据互通共享。”吴志勇说。
经过数不清的会商、协调,我省“一照一码”制度创造性地实现了“五个统一”——
统一编码规则,18位社会信用代码涵盖了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五部分,加载在营业执照上,质检、税务部门不再另行赋码和发证;统一源头赋码,省工商局实时、流水、自动赋码,无需人工干预;统一登记表格,由省工商局会同质监、地税、国税等部门联合下发“一照一码”设立登记申请书,实行“一表申报”;统一受理,即由工商窗口或政府指定窗口受理;统一档案管理,即申请档案统一由当地工商部门管理,除了部门内部审核意见及企业涉密材料按规定权限查阅外,其余材料供各部门共享查阅。
这“五个统一”,为“一照一码”走向全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改革永不止步。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近期,我省还将全面实施“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将另外13项涉及企业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的各类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一旦完成这项改革,福建企业将真正实现“一照一码”走天下。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