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引领开放新格局
扎根南非 技艺实现双赢
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在距离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不到100公里的布里斯(Brits,音译),厦门万里石有限公司的南非工厂就设在那里。
布里斯是有名的矿都,盛产“南非黑”,是一种高档花岗岩石材。2003年,看重布里斯丰富的石材资源,万里石将石材加工厂开到了南非,成为中国石材企业走出国门创办的第一家加工工厂。
“目前,万里石南非工厂已成为当地石材行业标准制定的龙头企业。”万里石副总裁朱著香介绍说,厦门承载着全国60%的石材贸易量,石材进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十几年开拓南非市场的历程也让企业一步步成长起来。
“让当地人管理当地人。”在朱著香看来,企业的国际化首先要完成“本地化”的转变。南非虽然拥有丰富的石材资源,但缺乏先进的技术。万里石把国内先进的设备和技艺娴熟的工人带了过去。如今,万里石在南非的工厂已有员工60多名,其中,中国籍员工占四分之一,且全都是掌握娴熟技术的技师。通过以老带新,为当地培养起了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
充分发挥“资源+人才”的优势,实现国际产能的优势互补,让万里石在南非站稳了脚跟,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当地发展的双赢。同时,持续推动国际化,万里石也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目前,万里石的销售网络已遍布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企业营业额接近9亿元人民币。
“金砖厦门会晤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朱著香说,这几年明显感觉到了金砖国家对企业的重视,除了南非,万里石还与巴西、印度、俄罗斯保持着密切合作。作为巴西和印度两国主要矿石企业在中国的授权代理商,万里石与两个国家的采购进口量分别达20万吨/年和10万吨/年,涉及300多种材料。
2016年9月,万里石被厦门市商务局选定为厦门海外投资服务贸易南非联络点的服务执行者。万里石将利用联络点这个平台在厦门与非洲两地的共商共建共享中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招商引资政策的解读,以及当地相关事项的服务咨询,我们愿意帮助更多厦门企业实现‘走出去’。”朱著香说。
简政放权 培育营商环境
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许建民
今年6月1日,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建发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建发恒远文化空间项目成了该平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6月2日报件,6月5日办结,太快了!”建发恒远文化空间项目的联系人徐尚君说,以往办理这样的建设项目规划条件核定最少也得6个工作日,而且通过审批平台“一站式”办理,也减少了企业来回跑的麻烦。
以自贸试验区这块改革试验田为平台载体,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市场准入领域的审批改革为突破口,厦门正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放管服”改革,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6月1日,厦门出台的《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市场准入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实施,形成经验后在全市复制推广。
“审批流程从6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这背后是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想方设法挤压审批空间的结果。”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数据显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截至7月27日,仅工程建设领域各部门办理改革事项就共计1019个办件,按改革审批方式划分:审批改备案21件,简化优化审批流程994件,实行告知承诺制4件。
“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关键还是加快建立针对市场主体的信用体系平台,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从而实现‘放得开’也‘管得住’。”厦门市规划委直属规划分局局长施大茂介绍说。
再造流程,为企业筑起良巢,让市场主体提升获得感。2015年7月,厦门市委、市政府参照世界银行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标准,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的改革目标。这套评价体系围绕企业从开办、营运,到结束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指标细化到办理时间、手续数量、办理成本等方面。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根据第三方机构评估,2016年,厦门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经济体排名第40位,比2014年上升21位。据统计,从挂牌起至今年7月底,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新增企业2.86万家,注册资本4700多亿元。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