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融入厦门爱上“中国范” 来了不想走直当是故乡

2017-08-04 18:27:15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8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邓婕)在官任国际化社区,经常可以看到法国人Chantal带领着一群外籍女士们做环保、做公益。2014年成立至今,这支厦门首个“洋妈妈”巾帼志愿队忙碌于义卖活动、跳蚤市场、低碳环保宣传等各种各样的社区服务。刚到中国时,他们得到了大家的帮助,现在也希望为这个城市做些事。

  有着“迷你地球村”之称的官任国际化社区,长期居住着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境外人士。近年来,官任国际化社区积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努力打造国际型的时尚社区,让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文化、不同层次人员多元共存,和谐共处。现在,官任国际化社区不仅有“洋妈妈”巾帼志愿队,还有外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辖内其他“新晋”外籍人士提供生活、就医、就学、休闲等方面的信息帮助。

  官任国际化社区是厦门开放包容、温馨宜居的生动例证。据统计,2016年来厦境外人员已达95万人次,在全国130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8位,厦门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一些“老外”客居厦门十多年,有的与厦门本地人结了亲、成了家,有的学会了闽南话,有的成了“厦门通”“中国通”。

  来自法国波尔多的Gregory在筼筜湖畔经营一家法式餐厅。十几年前刚到中国时,他走过很多地方,“北上广深港都去了”,最后厦门留住了他。“这里和我的故乡波尔多很像,靠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他说。十几年过去了,他对厦门的爱有增无减,“厦门是我的第二故乡”。

  诚然,厦门适宜的居住环境是吸引老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厦门的人文精神是留住老外的根本原因。

  在厦门家喻户晓的潘威廉教授,就是因此留在厦门的。1989年,本名为威廉·布朗的潘威廉教授开始执教于厦门大学MBA中心。当时正逢计划经济年代,老百姓买肉买油都要票,但潘威廉这样的外国人并没有票,又用不了现金,让他一度很“抓狂”。后来,许多老师主动把票原价卖给他,“他们也不富裕,却乐于跟我分享一切,逢年过节还会邀请我们一家”。

  正是被厦门人的热情、善良、好客所打动,潘威廉在厦门住了一年之后,便决定长久地待在这里。1992年,潘威廉如愿以偿,成为了福建第一位获得永久居住权的外国人。

  在厦门迈向国际化的进程里,像潘威廉这样的上万名老外,从世界各地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他们中有的在厦工作,有的来厦求学,有的长期在厦客居,有的在厦门圆了梦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厦居住的外国人已突破一万人。

  当前,厦门会晤举行在即,厦门在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的同时,紧抓城市提质发展的难得契机,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

  细心的荷兰小伙Sanno说:“现在厦门很多路名的英文译法都更加准确了。”今年5月1日,厦门市质监局正式颁布《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通则和道路交通地方标准,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是厦门首次推出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的规范标准。

  打造一流国际化社区是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载体,目前厦门已建成官任、兴隆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社区。就在最近,官任国际化社区在环境改造上又有新动作——沿街的垃圾桶少了,马路却愈发干净了;破损的木栈道修复完整,一盏盏暖黄色路灯照亮了一条街的欧式风情;沿湖的绿化更加错落有致,一年四季总有应景的花儿绽放;斑驳的墙面没有了,清新整洁的外立面再现;厦门首个国际环保教育基地也在居民楼的阳台落地。

  “人人都是东道主”,现如今,这句话不仅仅是厦门人的共识,也成为许多外国人的行动指南。这段时间以来,来自巴西、通晓中英葡三种语言的古斯塔沃积极学习厦门的历史背景。“我很喜欢厦门这座城市,希望再多了解些它的故事。”他说,厦门会晤如有征集外籍志愿者的活动,他第一个报名。

【责任编辑:陈玲云】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