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从“小米加步枪”到国产航空母舰
十一届三中全会 武器装备迎来“改革与开放”
回顾中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历史节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无疑将武器装备发展送入了“快车道”,开始了“长期落后状态下的追赶”。
徐焰撰文指出,在引进国外先进军工技术的同时,1979年,中国以向埃及出售歼-6战机为开端,打开了国外军售市场。“此时出口创汇获得的收益解决了军工企业的经费来源,又为武器研制提供了重要资金,形成了良性循环。”
杜文龙至今记得,在国庆50周年、60周年阅兵式上,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歼-10、空警-500、歼-11等飞机,都是当时的最新型装备。
到了2015年9月3日的胜利日大阅兵,参阅的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84%为首次亮相,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国防实力和国防科技的发展水平。
“中国创造”,成为新形势下解放军武器装备发展最好的时代注脚。
变革时局下的装备建设——“应时而变,顺势而为”
2014年12月,在全军装备工作会议上,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必须把装备建设放在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筹划。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装备建设战略指导必须应时而变、顺势而为。
在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刘建看来,“我们现在的两大任务,一个是海上权益的维护,一个是反分裂,这就要求要把与这两大任务相关的装备需求弄清楚。”
面对两大任务,不少军事专家认为,必须统筹各军兵种装备及各类装备的发展,在填补体系空白、补齐短板弱项上找出破解之道,超前规划布局。
而从公开报道来看,从海军舰艇“下饺子”式的入列速度,到自主研发的“大飞机”运-20正式列装部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无疑契合着“应时而变,顺势而为”的战略构想。
“最近我们看到装备发展井喷好像有点司空见惯了。”杜文龙说,从最初的借用、缴获,简单的维护和保障,到引进国外先进武器装备,再到现在“中国智造”的独立创新。90年历程,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发展走到今天实属不易。
言及未来,杜文龙指出,武器装备发展需要必然会与国家战略要求一脉相承。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背景下,加快构建适应履行使命要求的装备体系,将绘制出解放军武器装备发展转型的轮廓。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