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成效惠及世界:印度版支付宝火了
互学互鉴
“彼此都在相互适应,逐渐融合”
正泰集团亚太区副总经理陈婵仍然记得2012年到印度建厂时招聘的第一个员工——公司的销售经理马度。
马度来到公司上班,虽然办公室只有两人,他一再坚持要请一个专门打扫房间的Office boy(办公室勤杂工)。在中国员工眼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印度员工看来理所当然。
“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先得理解并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在印度,双方签订的雇佣合同要拟得滴水不漏——你的工作是倒茶、复印、擦地,没错,他们就只干合同上写的这些。” 陈婵笑言,中国企业往往会在印度员工的聘用合同上机智地加上个“其他”。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交流,不止于物产,文化互通、连通人心不可或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情况复杂、社会多元,再造古丝路之辉煌,民心相通的建设不容忽视。
柬埔寨首相洪森视中柬企业合作开发的西哈努克港特区为“亲儿子”,这里是西哈努克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和人民的“饭碗”。
“八九年前,他们中的很多人面对特区拦起的边界围墙,是惶恐和不安。柬埔寨土地私有,园区脚下的土地分属于300多个地主。测量土地,当地村民都有戒心,需要反复丈量、谈判。”西港特区公司副董事长戴月娥回忆,“围墙第一天做好,晚上就被推倒,第二天重做,没到第三天又是推倒重来,建筑工具也莫名其妙地遭到破坏。”
调查结果是,当地村民担心此地开发后,就没有免费的牧场放牛,“种田养牛是西哈努克省当地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一头价值300美元的牛,相当于当地人一年的收入。如果牛不能养了,饭碗就砸了。”
怎么办?
走村入户探访,特区和企业向村民承诺工作三个月便能赚回“一头牛”。事后证实,很多园区的白领一个月就能“牵头牛回家”。如今,附近县区70%的家庭都有人在特区工作。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绵延千年的古丝绸之路,不仅汇聚了亚、非、欧三大洲的货物贸易和人员往来,也是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宽广平台。
说起来,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还是阿拉伯后裔。唐宋时期,从事海上贸易的阿拉伯人、波斯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来香料、药材,载去丝绸、瓷器,有不少阿拉伯人在这安家置业。泉州至今生活着5万多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后裔,他们中的很多人依然尊崇着阿拉伯人的些许习俗。漫步在泉州,依旧可见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犹太教、印度教、摩尼教、佛教等宗教和谐共处。
从自己的祖辈算起,“沾亲带故”的丁毓玲已经是来到中国的第二十二代。时下,“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奔波于申遗工作的丁毓玲忙得不亦乐乎,说来倒是多了一份缘分和使命感。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浓厚兴趣。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推出的学龄前系列动画片《超级飞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刮起收视旋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下正在热播。它不仅在印尼最受欢迎的电视台3岁至6岁儿童节目中收视排名第一,还是法国排名前五的儿童节目、中东前三的儿童节目,东方文化借助动画片风靡一时。
关于中国的书籍,在阿拉伯世界也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我们之前的业务总量不大,‘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业务量从上一年的300万元一下就到了1000万元以上,近几年一直保持着100%到200%的增长。”宁夏智慧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理张时荣说,他们的主业是将中文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出版,近年来,找他们合作的境内外的文化机构越来越多。
目前,智慧宫已经翻译出版了中阿文图书700余种,销售量超过了2000万册,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现代文学、名人传记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和中资企业的员工开始学习中文。柬埔寨西港特区的村民毕赛有11个孩子,家里只有一辆摩托车,他最多能带上4个孩子到特区的中文培训中心上课;上课的孩子回家,还要把课堂所学再教给未能有机会上学的姐妹——他们知道,学习中文能改变命运。
迫于办公室两位员工的压力,最终,陈婵不得不给这间只有两个人的办公室专门请来了一个Office boy。为了融入当地的风俗,陈婵和到印度的同事会穿得相对保守,尽管新德里和孟买的天气炎热,但爱美的姑娘们出门上街只得和裙子告别一段时间了。
公司成立不久请所有的印度员工聚餐,陈婵特地组了一个手抓饭的饭局,让印度员工推荐个地方,结果他们找了一个用勺子吃手抓饭的馆子。“其实,彼此都在相互适应,逐渐融合。一个产品只有本地化,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把企业和员工做到本地化,是一种极致。”
- 福网推荐
- 闽都大家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