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戒尺线上热销成“网红” 家长:买来只是震慑孩子

2017-05-05 08:34:40  来源:厦门网
  

戒尺线上热销成“网红” 家长:买来只是震慑孩子

戒尺线上热销成“网红” 家长:买来只是震慑孩子

  厦门网讯(文/图厦门日报记者陆晓凤)戒尺,曾是旧时私塾里,最为流行的震慑之宝。近期,不少市民发现,戒尺又悄悄重出江湖,在线上热销。销量最好的一家,月销售量达8千多笔;线下,旅游景区里,戒尺也受到游客追捧。

  有人调侃,打手板教育又回来了?线上热销的背后究竟为何?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象】

  网上销量近万 线下多在景点现身

  记者在网购平台上输入“戒尺”,立即跳出上百家店铺,销量最高的一家,月销量达8094笔。

  记者观察到,这些戒尺,多数为竹制品,规格也大致相同——正面刻着《论语》《诫子书》《三字经》等古代训诫语录,背面刻上尺度。既有8元一根的普通戒尺,也有高达6000多元的“土豪款”。“平均每个月都会有30多个订单销往厦门。”一位西安的卖家告诉记者,销往厦门的订单还不断增多。

  线上热销,线下会购买戒尺的市民并不多。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瑞景小学、大同中学、湖滨小学、第六中学、公园小学等多所校园周边,均没有发现卖戒尺的商家,只有在景点附近,发现戒尺的踪影。

  在曾厝垵,类似的戒尺被摆放在商店显眼的位置,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曾厝垵一贩售戒尺的商家告诉记者,去年8月就开始销售,业绩一直不错。“一次性进货200根,一个半月就卖完了。”他说。

  【调查】

  热销背后怀旧居多 不少家长反对体罚

  一位从事十余年戒尺销售的西安卖家告诉记者,戒尺很受教师和家长的追捧。有家长买回去吓唬小孩,也有老师买去教学。在网购平台的买家评价中,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留言:“在手上比划可以吓唬孩子,起到震慑作用”“买来敲黑板,震慑捣蛋鬼”。

  热销背后究竟是何原因?怀旧?作为文化产品送人?记者随机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收回问卷数89份。当被问及如果购买戒尺,会是出于什么目的时,不少市民表示因为怀旧买来收藏,还有人表示买来送人,也有用来吓唬小孩。

  在问卷中,不少家长都反对用戒尺来体罚学生。网友颜女士表示:“可以用于教学,用于体罚太过,教育应该循循善诱讲道理。”还有一位老师表示:“体罚对孩子身心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影响,应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而不是用体罚的手段。”此外,还有部分家长表示,戒尺在家里摆着,对孩子起到威慑作用,使用过程中,不会用来体罚小孩。

  【说法】

  戒尺在手更应在心

  “现在的社会环境,老师可不敢使用戒尺。”厦门东渡第二小学校长王静告诉记者,作为教师,使用戒尺是不合适的。

  作为一位母亲,王静认为,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讲,需要这样一把戒尺,适当地惩戒。“孩子不明白事理,需要用戒尺来强行告诉她,是非对错,在心中树立一把标尺。”王静说,最好只是将之作为一种对孩子的震慑,采用“雷声大雨点小”的做法。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尺度。此外,对孩子的教育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实现,比如定时召开“家庭会议”,为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制定一些规矩。“戒尺在手,更应在心,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她说。

  【链接】

  戒尺:古时教书“法器”

  戒尺,也叫作尺,是由两块木板制成。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长约25厘米,厚度达2厘米。旧时,在私塾念书,桌子旁都要放着一根戒尺。背书时,想不起来就要挨一下打,一本书背下来,整个手已经被打得红肿。这样的“创伤记忆”,是当时少年学子的求学经历。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此就有提到,先生的戒尺是小伙伴最怵的“法器”。

  晚清以来,随着西学、新学的兴起,私塾制度以及塾师亦退出了历史舞台,戒尺也随之而去。

【责任编辑:燕宇】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