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我希望成为丝路贸易新使者"——对话中亚来华留学生

2017-04-21 15:10:2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4月21日电(屠国玺、徐丹)在中国西北城市兰州的一家牛肉面馆里,唐宋正在和他的同学一起吃着兰州牛肉面。两年多以前,他第一次吃牛肉面时,对于调味很不适应,现在,他喜欢上了这种味道,每过一两天就要吃上一碗。

  二十岁的唐宋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来中国以前,他的名字叫伊斯梅尔。从2014年12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读开始,他就喜欢上了中文老师起的“唐宋”这个名字。从小生长在一个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的家庭,他知道“唐和宋是中国古代两个繁荣的朝代”。

  唐宋来中国留学,跟哥哥有关。2011年,哥哥到中国留学后,假期在家乡开了一家主打“丝绸之路”旅游的公司。因为他普通话说得好,不光组织中国游客到中亚去,还把中亚的旅行团带到了中国。

  哥哥的成功,让唐宋到中国留学的想法愈加坚定。2012年,唐宋递交了到中国留学的申请书,但年龄太小,申请未能通过。又过了一年,他觉得机会来了。那一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亚国家选派留学生赴中国的名额开始增加。

  唐宋将自己的申请学校确定在了位于兰州的西北师范大学,这所学校的华文教育基地从2013年起每年都面向中亚招生,每年有50个留学生名额。

  2014年12月,唐宋终于来到了兰州。回想起初来中国的印象,他说尽管此前从网上看过许多黄河的图片,但当真正来到黄河岸边时,还是让他感觉“十分震撼”。

  和其他来华留学生一样,学习汉语成为唐宋遇到的最大难题。“汉语实际上好说不好写”,为了学会写汉字,唐宋想了不少办法。刚开始,他在写汉字的时候标注拼音。后来,他掌握了一种“层层剥皮”的学习方法,将自己不会写的汉字罗列出来,顺着抄一遍后又倒着默写一遍,直到将课程要求的汉字学会为止。

  经过两年多的刻苦学习,唐宋说自己现在去图书馆,“已经能看懂小学生的故事读本了”。平日里,当他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他的中国同学展开对话时,舒畅无碍的沟通,让许多人会忘记他的中亚来华留学生的身份。

  “我觉得来这里的留学生,都想学好汉语,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唐宋说。

  2016年9月,唐宋和其他几十名留学生成为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志愿者。他给一位来自中亚的医生当翻译,在他的帮助下,这位中亚医生和中国中医的交谈十分融洽,这让唐宋萌生想法:“我想成立一家公司,帮助沿线国家人民更加顺畅的开展贸易和交流。”

  “我已经去过中国很多城市了。”唐宋说,前几天他刚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河西文化体验活动,参观了丝绸之路上赫赫有名的河西走廊。这一路,古代丝绸之路贸易的繁华让他惊叹,也让他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未来设计——希望成为丝路贸易新使者。

  唐宋计划继续在中国攻读研究生,想学习更多知识和技术。唐宋说,中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快递行业和支付方式,让他觉得日常生活十分便捷。等自己毕业回国后,也要开一个快递公司,同时希望能将先进的支付方式带回自己的国家,让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

  唐宋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分享“一带一路”的好处。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和友好往来不断增多。数以万计的沿线国家青年,通过中国政府的奖学金计划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和唐宋一样,这些青年学成后希望能够从事华文教育、国际商贸及文化交流等工作,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丝路贸易新使者”。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