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国理政新实践·宁夏篇】精准路径拔“穷根”
2017-03-22 14:29:28 来源:新华社
修“产业内力” 授之以渔强带动
在宁夏西吉县吉强镇套子湾村,农户查看温室大棚里种植的辣椒(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冷凉蔬菜、土蜂养殖、乡村旅游、苦水枸杞、油用牡丹……多元富民产业正在西海固铺开,让人眼前一亮。
在西吉县向丰家庭农场,高6米的现代化牛棚,养殖着千余头安格斯牛,牛粪通过装置加工成有机肥,既自用又外售,附近贫困户还能托管代养母牛。
盐池县惠安堡大坝村贫困户张德礼自身残疾,妻子常年患病。在精准帮扶下,他放弃种玉米试种黄花菜:“种玉米1亩纯收入只落一二百元,3年以上的黄花1亩能挣四五千元。”
要让迈出第一步的贫困户不退步、不走偏,少不了引导和保护。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说,黄花种植前3年收益少,全县按比例分三年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亩900元补贴;还鼓励他们前两年套种黑豆、黄豆,补贴滴灌改造,保产节水;去年更是推出黄花种植保险,只需每亩出资12元,就能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
在海原县关桥乡,沿路两侧甜瓜、硒砂瓜棚并行。这个覆盖周边2.5万亩的瓜产业,让贫困户在家门口端起了“铁饭碗”。“因为产业对路、品牌效应,我们不愁卖,一个棚能赚3000多元。”贫困户贺连明现有8个瓜棚,靠卖瓜就能养活全家。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福网推荐
- 闽都大家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