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理财预期收益最高18% 四大隐患调查
本报理财数据分析员 刘振盛 上海报道
“年化收益15%-18%”,这是一款正在发行的有限合伙理财产品给出的回报。不少高净值投资者或许对该收益率都会怦然心动,因为它让信托产品收益率都汗颜。
然而,由于监管的缺失,最近半年以来,不少质地差的有限合伙理财产品频繁爆出风险,让众多奔着高收益的投资者身陷险境。
如何才能躲避“陷阱”?本报统计分析最近的风险案例后发现,这类产品基本都存在通过飞单私售、普通合伙人实力差、风控措施形同虚设以及高销售提成等隐患,这些因素值得投资者重视。
有限合伙产品谁来监管?
4月12日,深圳德信资本的两款有限合伙理财产品正在火热发行,分别是德信·创鸿房地产投资基金(一期)和联邦·德信房地产投资基金(第六期),期限均为2年,总规模分别为3亿元、5亿元。
从资金的投向看,都是属于房地产类产品。前者投向位于广州的“南沙一品”二期房地产项目、揭阳的“帝景湾”房地产项目;后者投向石家庄联邦伟业房地产公司的“祥云国际”房地产项目。
具体模式是,在有限合伙地产基金成立后,通过债权投资结合股权投资以及股权回购的法律安排。具体而言,比如用1000万元资金受让项目公司100%股权,剩余资金以股东借款方式注入项目公司。
与其他类型房地产方向的理财产品相比,这两款产品的预期收益非常具有诱惑力。创鸿一期收益分为三档,其中200万元以上可拿到14.5%的年化预期收益。联邦六期的收益更高:100万-300万(不含)以内为15%、300万-500万(不含)为16%、500 万元及以上为18%。
“15%-18%的收益率非常高。”上海一家第三方高管向记者表示,相对信托,有限合伙的优势在于模式更灵活、流程也比较快。如果项目尽职调查顺利,最多1个月就能成立,而信托从项目介入,到最后募集资金成功,起码将近2个月。
目前,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在10.03%,远低于上述两款产品的表现。门槛方面,联邦六期与信托产品要求相当,而创鸿一期则低至50万元。
在风控措施方面,以创鸿一期为例,第一还款来源是“南沙一品”二期项目、帝景湾项目共计26亿元的销售收入。另外,还采用包括土地以及在建工程抵押、关联方担保等措施。
不过,与其他的有限合伙产品不同,这两款产品的普通合伙人——深圳德信资本实力较强。资料显示,这家机构成立于2000年,累计发行并管理房地产基金10余只,基金管理规模约20亿。
“虽然高收益,但有限合伙产品现在的问题在于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很容易成为差项目栖身的地方。”上述人士分析,因此对这类产品,更要仔细分析交易对手、融资目的、还款来源、风控措施以及管理人的道德风险。
谎称属于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有些风险也开始暴露。本报研究图2中的风险案例发现,这些产品基本都存在一些共同特征,这值得高净值投资者挑选产品时警惕。
首先是借助银行理财经理、支行负责人等向投资者进行推销,有的甚至属于员工“私售、飞单”行为。在深圳投资者邓某一案中,就是由熟悉的支行副行长违规私自代理销售,签订认购合同等手续都是在该行长办公室完成。而中铭源华富矿业股权投资基金则涉及包商银行的理财经理。
本报调查发现,这类产品通过银行理财经理销售有两方面好处,一、快速找到符合条件的高净值客户人群;二、谎称属于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借助银行信用打消投资者的疑虑。事实上,银监部门也开始注意到这种隐患存在。近日上海银监局下发风险提示通知称,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存在声誉、客户信息安全、员工私售产品等风险。
其次产品的普通合伙人(管理人)多为不知名或新成立的小机构、公司,并且作为交易对手的企业资产规模小。
中鼎迅捷股权投资计划产品中,其普通合伙人通商国银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2011年,经营时间短,没有明确的业绩证明。
再者风控措施差,并且产品无明确还款来源,只是表示到期后通过融资方回购退出方式来实现收益。譬如,中鼎迅捷股权产品在合同中并无表明还款来源,仅表示有三项风控措施,分别是普通合伙人通商国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次被投项目的法定代表人石浩对本金和收益进行担保;最后中发投资担保确保投资的安全退出。
“相对于土地抵押,一旦遇上实际控制人‘跑路’、虚假项目等风险,采用项目公司股权抵押或法人担保的实际意义就不大。”上述上海第三方机构高管向记者表示。
最后,购买门槛低,并且高收益的背后往往还连带着高销售提成。在门槛方面,针对高净值客户的正规信托产品通常100万元起,而上述产品基本都降低门槛来诱惑投资者。中鼎迅捷最低购买门槛是50万元;中铭源华富矿业、中铭源兴隆铁矿最低认购额分别为50万元、20万元;石油产业基金产品更是低至10万元。
虽然门槛被大幅降低,但给投资者的回报却是“慷慨大方”。以中鼎迅捷为例,50万元档的预期收益就达到11%,远高于同期同类信托产品9.54%的平均收益率。本报调查发现,这类质地较差的有限产品给销售的佣金提成也非常高,最高可达5%,平均也在3%左右水平。
业内人士提醒,如此高的销售费用,本身就说明理财产品很可能是一个陷阱,但投资者根本无法了解这些幕后情况,因此信息的不对称也在加大投资风险。
- 收益率较高发行规模上升 热门信托产品在榕“秒光”(2019-04-25 07:46:24)
- 不敢买股票又怕踏空 挂钩指数的银行理财受欢迎(2019-02-28 08:02:43)
- 在榕金融机构瞄准“压岁钱” 少年儿童理财花样多(2019-02-19 08:10:36)
- 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持续下跌 怎样能“多赚点”?(2019-02-18 07:58:36)
- 在榕银行力推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 购买理财产品注意这些细节(2019-02-11 08:09:13)
- 福州银行春节专属理财产品批量上线 收益率不算高(2019-02-01 07:50:42)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