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1月新增信贷破万亿创3年新高

2013-02-18 21:05:25  来源:金融时报
  

  2013年首月信贷数据出炉,1月信贷投放提速。   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末新增人民币贷款1.07万亿元,同比多增3340亿元。而这一数字创下了2010年2月以来新高,2010年1月新增信贷1.39万亿元。

  中国银行(601988)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指出,贷款增长迅速首先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和2月向来就是贷款发放高峰期。

  “此外还与今年1月经济的企稳回升,对资金的需求加大有关。”周景彤说,“去年年底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水利、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拉动相关产业,使得经济企稳回升,从而导致对贷款的需求增大。”

  “但也不能太猛,否则会造成月度季度之间波动比较大,对经济增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监管层主要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周景彤还表示,“预计全年新增贷款8.5万亿~9万亿之间,M2增速在14.5%~15%之间。”

  央行数据还显示,1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5.9%,达到99.21万亿元,这一数字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2.1%和3.5%。

  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M1余额增速也有所加快,同比增长15.3%,余额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8.8个和12.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建认为,受存款大幅增加的影响,1月M2同比增长15.9%,较上月末显著提升了2.1个百分点。存款大幅增加加上股市继续向好、企业经营活力也有所恢复,当月M1增长15.3%,较上月大幅提高8.8个百分点。

  业界专家称,未来央行会通过窗口指导等措施来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与其他部委协同遏制融资快速增长势头,减轻潜在通胀压力

  “1月社会融资规模高达2.54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除季节性因素外,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这个规模都是偏大的,再结合当月信贷投放规模、外汇结余量的增长,说明当前的流动性非常宽裕,甚至有点过于宽松了。”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称,随着节日因素的消除,央行将采取适当措施来回收一部分流动性,其中逆回购资金到期将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春节前最后一周,央行通过14天期逆回购向市场输送资金规模达到创纪录的8600亿元,净投放规模则高达6620亿元,为公开市场操作历史上单周最高水平。这些资金将在本周到期。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54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为2010年以来新高),同比多增3340亿元;委托贷款增加2061亿元,同比多增415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054亿元,同比多增1807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812亿元,同比多增602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201亿元,同比多175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4亿元,同比多163亿元。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9.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2.1个和3.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8.8个和12.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25万亿元,同比增长4.4%。当月净投放现金7790亿元。

 

  对于未来的信贷形势,交通银行(601328)认为,受年初因素消失的影响,加之春节假期因素,预计2月新增贷款会有所回落。全年来看,经济增速小幅回升背景下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平稳增长,预计全年信贷投放适度增加,新增贷款规模将在9-9.5万亿元左右。该机构强调,新增外汇占款有所回升降低了准备金率下调的必要性,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在上半年信贷需求较大时小幅下调的可能,之后则保持稳定。

  另有研究人士指出,目前通胀的绝对水平还偏低,但上涨苗头已经出现。央行肯定会做出一些前瞻性的动作,比如通过窗口指导等措施来控制信贷投放,与其他部委协同遏制融资快速增长的势头,以减轻潜在的通胀压力。此外,在贷款利率已经趋于下行、物价重新上行的复杂局面下,出于对中外利差过大加剧资本流入的担心,未来基准利率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

  央行在201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也表达了对未来国内通胀压力的警惕。报告强调,当前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需要特别关注预期变化可能对未来物价产生的影响,物价形势相对稳定,但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

  虽然对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的增长早有预期,但央行日前公布的统计结果还是让人大吃一惊。

  央行最新发布的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07万亿元,同比和环比都出现明显增长。这一数字不仅是2012年12月新增信贷4543亿元的两倍多,也远远超出了2012年1月新增信贷7381亿元,当然也大大超过了很多专家早前预测的9800亿元。

  1月份新增信贷出现“井喷”虽出人意料,但并不难理解。一方面,年初都是银行集中投放信贷的时间点,何况今年银行利润有可能进入个位数增长区间,盈利压力明显加大,在尽早抢占贷款额度,以及“早投放、早受益”的思路影响下,银行有在1月份加速信贷投放的热情和利益冲动,特别是,由于受上一年末信贷规模和信贷投放收益的限制,银行通常会把一些项目储备到来年初投放。另一方面,伴随着各地“两会”的陆续召开,人们发现,投资依旧是很多省份展示经济成绩的重要“抓手”。此前曾有报道称,很多省区市都在地方“两会”期间,将今年的投资增速目标设定在20%及以上,其中,新疆、甘肃、贵州和黑龙江4个省区设定在30%及以上。用“大干快上”来形容各地换届之后的投资热情,并不过分。同时,由于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企业的信贷需求较去年三、四季度明显回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加速以及企业信贷需求旺盛带动信贷增速回升,推动银行新增信贷规模高速增长,当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指出,今年要“保持贷款适度增加”。在不少专家看来,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大幅增长,正是适度放松货币供应量的信号。不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保持贷款适度增加”的同时,也特别强调,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这意味着,适度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应更多流入实体经济,以便通过充裕的信贷支持,增强实体经济的贷款可获得性,有效降低实体经济发展融资成本,确保稳增长目标的实现;也表明较之新增贷款的增幅,中央更关注新增信贷资金的投向和流向,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新增信贷的风险防控,也事关今年经济增长能否确保“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

  显然,“防风险”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今年银行新增信贷投放需要平衡的一个硬币的两面。就前者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银监会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也提出,今年首当其冲要防止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企业集群风险和产能过剩行业风险,而这几种风险均涉及新增信贷资金的投向问题。在各地大兴投资之风之际,银行必须高度警惕一些地方政府借换届机会,新官不认旧账,弃旧融资平台的债务于一边,通过包装新的政府融资平台,继续向银行借贷,从而加剧平台贷款的风险。

  就后者而言,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发挥银行信贷在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中的导向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促进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积极支持产业升级、绿色环保和消费、外贸等重点领域,做好城镇化配套金融服务,继续完善民生金融,努力支持就业、扶贫、助学等民生工程。新增信贷只有用到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领域,而非容易滋生资产价格泡沫的领域,新增信贷增长才能释放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能量。

  新增信贷大幅增长在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叠加的重要时点出现,并不反常,但“井喷”现象的出现需要高度关注。毕竟从2012年12月开始,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的CPI,在今年内外部复杂因素的推升下,有可能进一步走高。事实上,部分银行由于开年信贷投放冲刺过猛,在今年1月的最后几天受到金融管理部门的约谈,这可视为监管部门为防止流动性过于宽松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未雨绸缪的“窗口指导”措施。也正因为如此,当前在新增信贷出现井喷式增长之时,必须不断加大新增信贷投放结构的调整力度,持续监控信贷资金流向,确保信贷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以便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责任编辑:陈清】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