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小恐龙 与现存最小鸟类蜂鸟相当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中外科学家通过合作研究,在缅甸北部一块约有9900万年历史的琥珀中发现迄今最小恐龙,大小与现存最小的鸟类蜂鸟相当。
古生物领域这一重要发现的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2日凌晨获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最新一期以封面文章发表。论文描述了一种像鸟一样的恐龙新物种,研究人员通过保存在琥珀中一块微小的像鸟头一样的颅骨将其鉴定出来,该颅骨保存完整,喙后长度仅7.1毫米。
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邹晶梅研究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黎刚研究员、美国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拉尔斯·施米茨博士和路易斯·恰普教授、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凯勒教授、中科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易栖如博士等学者共同完成。
中外合作团队将最新发现的蜂鸟大小恐龙命名为宽娅眼齿鸟,“眼齿鸟”反映了它独特的特征且从中可以一窥其生活方式:它颅骨上可见一巨大眼窝,类似蜥蜴眼睛,眼窝开口窄,只有少量光可进入,表明“眼齿鸟”适应白天活动;其上下颌有大量利齿,研究人员估计下颌每侧各有29-30颗。虽然“眼齿鸟”体型小,但上述发现意味着它是一种捕食者,可能以小型节肢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为食,这一点和现代体型相似的鸟类不同,后者没有牙齿,以花蜜为食。
《自然》杂志提供媒体的新闻稿称,小型动物由于比较脆弱,一般不会保存在其他沉积物中,此次发现为理解小型动物软组织和骨骼结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线索。牛津大学Roger Benson在一同发表的观点文章中提出,过去几年中,缅甸琥珀出产了许多令人惊讶的新知,这一新发现表明“继续做出发现的潜力还很大——尤其是对小型动物的发现”。
来自中科院高能所的消息说,迄今最小恐龙发现研究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无损、高密度灵敏度、高分辨率且大视场的获得头骨的3D完整信息,同步辐射硬X射线(SRX)相位衬度成像在其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该所黎刚课题组在SRX成像方法学发展、高性能探测器等核心装备研制和SRX成像的古生物应用方面有多年积累,他们针对该琥珀化石特点,制定了最优的SRX相位衬度CT扫描方案,对化石进行6段SRX相衬CT扫描,共获得超过2.4万张SRX相衬CT投影图,原始数据超过190GB,后续经投影图高精度拼接、相位恢复、断层重建、3D数据虚拟分割等复杂程序,最终得到头骨的图像。(记者 孙自法)
- 福州:“亚洲蜂鸟”悬停觅食(2020-01-08 09:05:16)
- 福州:“亚洲蜂鸟”悬停觅食(2020-01-06 12:32:13)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蜂鸟戏花(2018-11-21 09:28:13)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