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清这份“学习笔记”值得一看!

2020-03-25 10:51:14  来源:福清哥微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福清市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注重建章立制、示范带动、全面覆盖,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为新福清高质量发展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福清市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态度坚决、以上率下,在全市掀起了“大学习”热潮,奏响了玉融大地最嘹亮、整齐的时代主旋律。

福清这份“学习笔记”值得一看!

  一年来,福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发挥党委(党组)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

  “采访实录生动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全局的战略思维、大刀阔斧的改革思路、心系人民的赤诚情怀、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我们要怀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深入学习采访实录,细化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推动新思想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入脑入心。”

  近日,福清市委召开学习会,学习《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系列采访实录,中共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书记刘卓群带头作重点发言,交流学习体会。

  去年,福清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每月一专题”学习研讨活动16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市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辅导讲座13场,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月读一书”活动,分发相关读本3800余册,近日还将再发15000册。

  今年以来,在疫情防控期间,福清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临时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党中央和省、福州市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制度引领 确保常态学习

  在“头雁”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党委中心组也纷纷行动,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心得、激荡思想、扎实践行,推动了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分专题、常态化学习。

  福清市通过优化顶层设计,项目化运作,将学习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强化“责任、一线、问题”导向,建立常态学习、常态研究、常态宣传、督查整改、考核评价等5项常态学习贯彻机制,开展“中心组学习大研讨、千场理论大宣讲、学习体会大评选、理论宣讲大竞赛、干部大轮训、工作大调研、知识大竞赛、融媒体大宣传、理论大研究”九大活动,在全市鼓浓“大学习”氛围。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福清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研讨、交流594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265次;科级以上干部共制定调研课题776个,开展调研1548场次,形成调研报告788篇,解决调研中发现的问题1012个。

  整合资源 掀起学习热潮

  福清作为福建省乡村讲师团省级试点,有着庞大且完善的宣讲体系和队伍。在学习新思想中,福清整合优势资源,在全市掀起了学习热潮。省级乡村讲师团试点工作和落实福州市“千军万马”工程齐头并进。

福清这份“学习笔记”值得一看!

  福清结合自身实际实施的创新举措——基层理论宣传“一十百千万”行动如火如荼,市、镇(街)、村(社区)42个讲师团,154支宣讲小分队,832名讲师的三级宣讲网络体系遍地开花,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各级各部门的宣讲员奔赴农村、社区、校园、企业等基层一线,讲政策、话家常、说体会,如春风化雨沁润人心……

  一年来,福清市依托市镇村三级宣讲网络系统,开展分众化、对象化宣传宣讲9986场次,受众超113万人次,宣讲时长超66万分钟……真正做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城区到乡村、从学校到车间、从机关到基层,一场场宣讲,一次次交谈,让新思想如春风化雨滋养玉融大地,汇聚起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文/杨国才 图/福清市影像中心)

【责任编辑:李琳珊】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