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台湾青年探索参与大陆乡村振兴小记:我从对岸来,筑梦乡野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投身大陆乡村振兴事业中。在台胞聚居的主要省份之一福建,由台湾乡村营造师、人文学者和建筑师深耕打造的一个个美丽乡村“活起来”案例,为两岸青年专业化人才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陪护式驻点扎根,建立双向认同
“台青如何更好地参与大陆乡村振兴?我的答案是‘双向扎根’,用我们的专业所长,帮助这里的村民增进对土地的认同,一个人、一群人只有对自己生活的土地有信心,这方土地才可能留住人;同时,在大陆乡村‘陪护式驻点扎根’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增进了对这方土地和人的文化和情感认同,所谓培根固基,于我们,是成就了彼此。”
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芦塘项目组组长、台湾青年刁威淇,3年前来到厦门海沧青礁村参与当地乡村再造。利用自己的教育学背景,他设计融入了“翻转教育”“合作教学”等寓教于乐、村民喜闻乐见的“乡村课堂”教学模式,让青礁村的村民在了解村庄深厚历史文化中,认同这里的土地,爱上村庄。
“‘培根’是台湾社区营造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先造人、再造物,唯有人在思想上认同了自己家乡的价值,这股内生动力才会源源不绝地产生。下一步,我们将带领村民分析每家每户的所能,引导他们做村庄文化的营造者、讲述者和传承者。”李佩珍是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的秘书长,同时也是一位来自台湾的乡村营造师。2018年她带领几位有意来大陆看看的台湾青年参与到厦门海沧的乡村振兴第一线。在她看来,社区所需,台青所长,在团队参与的青礁村社区改造中营造很多两岸元素。
这两年,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的台湾社区营造员陆续开展了“妇女培力:姐姐妹妹赞起来”“芦塘小主人”等活动,让社区里的每个人都参与到乡村振兴之中,将“造人、培根、培力”理念扎根社区。
“台湾青年在文化创意、活化历史文化方面有一些优势,加上大陆近两年接连出台的‘惠台31条措施’、福建‘惠台66条实施意见’,都让台湾青年切实享受到同等待遇,让我们愿意扎根在这里,沉下心把我们的技能、情怀发挥出来。”李佩珍向人民政协报记者分享3年来的“登陆”心得。
村民林亚花腾出自家2000多平方米的土地,修建了书院广场;退休老支书林自省贡献出自家89.6平方米土地用于拓宽村道;村民陈俊杰则主动将自家空置的猪圈,进行整治提升,成为了村里“打卡”的新景地……近一年来,芦塘社村民的主动作为,也让刁威淇甚是欣慰,“说明我们帮助村里活化陈氏祠堂,建立芦塘书院,让芦塘本来就有的文化气息流动起来,触动到村民们了。”
村庄面貌的蜕变,也带动了芦塘外出的青年们返乡创业。其中就包括大陆青年余芳。在台胞社区营造员的协助下,余芳将自家老宅按照老屋模样翻新,设立了工作室,通过直播带货,销售村民们的闽南特色手工艺品。
“村民们不管是喜欢锄头还是喜欢手工艺的,都能体面生活,芦塘就会有永续的生机。”刁威淇说,这是他心中芦塘社的理想模样。
而比起生活在大陆大城市的台湾伙伴,自己通过3年驻点扎根,参与到大陆乡村振兴一线现场,刁威淇认为自己选择的这条路很值,“我反而更能看到大陆更真实的一面,也更能看到、了解到大陆在帮助基层百姓生活得更好方面的良苦用心。大陆从扶贫攻坚工作到乡村振兴政策,是延续性的,也在持续地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这种延续性的政策规划,让我感受到生活在大陆,民众有盼头,生活也安心。”
大陆乡村振兴给“台湾经验”一个融合新机会
在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尾林村,原本破败的旧村部焕然一新,成为猕猴桃展销产销和村情村史馆。旧宅老屋的外立面和庭院经过美化,山坡上建起小小的健身休闲公园,整洁的垃圾分类亭散落村中。
尾林村旧貌换新颜,缘于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人才委员会主委、阳光学院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邀请大陆高校的台籍教师和台湾建筑师组成设计团队,参与永泰县同安镇尾林、西安、岚口三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过去闭塞的交通导致产业发展受到局限;现在,尾林村迎来发展机遇。”在10月23日举办的“两岸青年永泰乡村振兴座谈会”上,马彦彬介绍说。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留下来,乡村才有机会发展。”在马彦彬看来,大陆的乡村振兴给“台湾经验”一个新的机会。他说,乡村振兴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台湾经验”中一些好的做法和走过的弯路,可以帮大陆走得更顺畅。
永泰县自2014年引入台湾打开联合团队参与嵩口古镇建设开始,两岸“乡建乡创”合作不断在此“开花结果”,嵩口镇大喜村、月洲村等已经成为“乡村一日游”的热门路线。
而在福州市,大台中建筑师公会等17个台湾建筑行业团队组织已对接进来,台北大学等10所台湾高校以及台湾52家建筑师事务所(公司)已对接30多个乡村建设项目,开展多批次两岸社区治理经验交流活动。
曾在大城市工作的永泰本地青年谢方玲,返乡创业已是第七个年头。“起初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我们以民宿为平台,串联起年轻人、老手艺人、在大城市的资源人脉,进行在地手工艺的挖掘,输出乡村文化。”她说。
从颓败不堪的古民居到修葺一新的民宿,由包括谢方玲在内的返乡青年合伙运营的黎照居,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今年,这个团体又发起“温暖的古镇”共建公益计划,希望进一步提升嵩口的业态。
谢方玲认为,返乡青年与乡村的关系,除了陪伴也应该共生,这样乡村振兴才会实现可持续。年轻人返乡后如何工作和生活,依然是一项难题。“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人才的进入,我们遇到很多瓶颈,希望两岸青年多沟通、互动,一起摸着石头过河。”她说道。(记者 修菁)
- 台商二代、北大博士林书任:我在大凉山“种橄榄”(2021-11-01 15:34:58)
- 两岸青年聚合力 和衷共济创未来 ——第九届海峡青年峰会在福州成功举办(2021-11-01 15:27:36)
- 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周:活动丰富 人气高涨(2021-10-31 22:34:49)
- 视频|汇聚青春正能量 海峡青年峰会在福州开幕(2021-10-31 11:52:29)
- 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周嗨翻了(2021-10-31 08:15:04)
- 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作品展开幕(2021-10-31 07:47:22)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