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放飞青春 逐梦九天

2021-04-24 12:31:17  来源:福建日报
  

放飞青春 逐梦九天

  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跨学科团队教师向学生讲解航天精神。(资料图片)

  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福州三中校园内航天氛围正浓。去年,福州三中成为福建省第一所“全国航天特色校”,学生们不仅能够在校园里聆听航天专家授课,自主探究无人机研发,同时也有机会走出校园,走进航天基地,学习前沿科技,体悟航天精神。

  这是福建省深入推进“福建省全国航天特色学校建设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建省加快对航天后备人才的培养,在中小学校园内,航天特色教育蔚然成风。“十四五”期间,福建还将以每年两所学校的速度,建设全国航天特色校,培育储备校,持续解锁青少年心中的“航天梦”,为福建航天产业和数字福建发展培养更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航天时代号角已经吹响

  航天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福建加速建设创新型省份,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一环。

  “福建发展航天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良好的基础。”福建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任林杰说,福建具有信息化建设的先行经验,具备空间信息化应用的优势资源以及良好的卫星应用发展的基础条件,省内数字经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为进一步大规模推进航天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为此,我省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积极布局航天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专项等系统工程的对接,成为“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后首个民用示范应用项目落地省份,并围绕“海丝”卫星的研究、服务与交流应用,构建卫星产业发展平台“一院两中心”项目,协同省内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在科技探索落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福建卫星应用产业规模约200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我省卫星应用相关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未来已来,航天产业的加速发展,为省内航天教育普及提供沃土。目前,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化培训机构已开展针对性航天人才培养。“要想推动航天产业‘卡脖子’技术装备取得突破进展,实施航天应用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建成一批‘航天+’产业标杆项目,让我省在转型时期实现弯道超车,加大航天高科技创新力度,培养航天后备人才力量至关重要。”林杰说。

  航天特色教育蔚然成风

  去年9月,福州三中凭借着良好的学科基础、浓厚的航天氛围、得当的航天教育方式方法,从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我省首家“全国航天特色校”,填补了省内航天教育方面的空白。

  摘得“全国航天特色校”牌子后,福州三中进一步将航天教育融入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不仅加强了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联系,引进专家学者到校普及前沿技术知识,还落成福州三中钱学森纪念馆作为航天教育基地,带领学生不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提升思想认识。“我们希望通过开展特色课程自主学习,以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校外研修等灵活方式,将航天教育穿插其中,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兴趣点,实现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福州三中校长陈炜说。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方式,省内通过航天特色教育进行人才培养已蔚然成风。

  “宇航员飞上太空以后,到底是怎么返回地球的?”23日,在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学生们围着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不断发问。孩子们探索宇宙引发的思考,来源于学校日常的社团活动当中。

  2019年,金港湾实验学校转型为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后,便将航天特色教育引入校园,创建跨学科项目工作室。“我们集合在校的30多名教师,成立跨学科团队,通过科创社团的形式,培养学有余力的高年级学生,参与航天模型制作、编程等项目。”金港湾实验学校校长郑雪锋说。在工作室中,学生通过VR、AR等方式学习航天知识,运用设计、编程,组装月球车模拟月球基地运行,航天氛围浓厚。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大与国家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合作力度,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航天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为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构建航天科技支撑。”林杰说。(记者 郑雨萱)

【责任编辑:江浸月】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